提到音乐剧,除了百老汇风格你还能想到哪些中国风格?
日前,由浙演·浙江曲艺杂技总团(以下简称浙曲杂)创排的音乐轻喜剧《未来已来》在浙话艺术剧院首演。
剧目涵盖了智慧城市、数字乡村、虚拟技术、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等叙事元素,在场观众都被这部充满高科技特色的作品中传达出的浓烈而深切的爱情、友情与故土情谊所打动。
爱情与梦想LOVE AND DREAM
该剧沿着恋人秦熵和明熙的故事情节主线展开,二人从之江大学毕业后虽然选择了城乡间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共同致力于从事数字开发技术的决心并未动摇。
留在城中领军开发“圆梦计划”的秦熵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主动选择数字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明熙在帮助村里老战士实现夙愿的过程中,再次与秦熵相遇。
久别的恋人为着共同的信念再度携手。
歌舞叙事MUSICAL
剧目用歌舞叙事的形式以悄然兴起的机器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虚拟社群大卖场、元宇宙带货、创客基站,以及用AR,VR,MR的虚拟技术实现人机交互的经验为创作源泉,避免了脱离真实的高科技体验而造成的“未来已来”意义缺失的问题,可以视为当代年青人着力创造数字城乡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
剧目自立项到建组历时近两年,编剧蒋巍数易其稿,多次邀请省内外音乐剧、戏剧方面的专家对此出谋划策,该剧先后入选了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2021年资助项目、2021-2022年度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文旅厅各级领导、文艺界专家和浙江演艺集团都对《未来已来》剧组给与了特别的关心与持续的关怀。
建组之初,浙江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龙曾经说过,决定让浙曲杂团来做音乐剧,就是想要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这么大的一个命题,用音乐剧的范式来做,无论是对曲杂团还是对大众固有思维的打破不失为一种挑战。集团班子成员和艺委会成员多次到排练厅观看剧目排演并给予了诸多建议。
“圆梦计划”THE WAY TO THE DREAM
在首演前的探班活动和剧组分享会中,笔者见到了该剧的所有主创人员。
导演王薇介绍说,主创团队在二度创作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用简洁的故事勾勒出剧中主题:
真正的“圆梦计划”是为了“让所有美好的梦想都值得被善良对待”。
该剧力求将多种艺术门类自然融合,在酷炫的科技感与厚重的时代感之间产生戏剧张力。
导演在阐述中提到:“我想我们找到了“过去”“现在”“未来”从情感上的连接点,那就是——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过去。”
其他的主创人员们也告诉笔者,浙曲杂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每位专业曲艺演员都有着深厚的功底和专业的艺术修养。
持续数月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发现每个人身上就像“明曦1号”机器人一样在不停迭代完成升级,而每一次升级,都为《未来已来》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无论是剧本、舞蹈形体编导还是音乐、灯光的展现,创作者与演绎者都没有停留在固定的范式中,而是围绕着主题寻找适合剧目的独特语汇,这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剧的“全景声”音乐。
作曲任安
告诉笔者,“杜比全景声是电影中经常用到的技术,但在剧场中的尝试还不多见,这受到扩声技术的某些限制,但随着剧场的未来发展,它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更加逼真的音乐感受,除此之外,这部剧中也有很多接地气的音乐。《未来已来》剧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始终对舞台充满梦想的人,当平凡的我们把梦想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就形成了另一首歌,轻轻咏唱中国音乐剧之梦。”
执着换来的是首演后观众的高度认可。“感动、投入、独特、诚意”是当晚结束后听到最多的关键词。
“剧中的机器人超可爱!”“第一印象是科技感很强,但同时你又能在剧中看到非常多优秀文化的传承,这样的融合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看到老战士和年轻时候的自己遇见、对话那段在虚拟空间里的表演,我的血就一直往上涌。”“机器人用自己的感知奉献了‘生命’来唤起未来的记忆这段,看得我哇哇哭T...T,我能感觉到这部剧在创作一个有温度的互联网世界,有在倒逼我们对当下AI,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反思。”“村长和春香好好磕啊!!”
在《未来已来》
所有爱和理想都能御风生长
献给真诚而热烈活着的人们
感谢你来
总策划/王文龙
策划/周阿勇
艺术总监/吴杭平
出品人/陈聪
总监制/陆丹
监制/朱德平刘帅
剧本构作 / 王薇
编剧/蒋巍黄平
导演/王薇
音乐总监作曲/任安
作词/王薇蒋巍
形体设计/朝克
执行导演/冉胜
舞美设计/陈继远
灯光设计/杨光明张云
多媒体设计/包尔温
服装设计/冯丽丽
声乐指导/章蔓丽
化妆设计/朱靓
无线电技术顾问/戚文
多媒体制作/王正禹孙文博王尚尚郑萧刘悦诗
舞台监督/王维
音响操作/蔡军胡军
视频操作/吕震海
装置/张照明孙中华
服装/蒋丹虹黄巧云倪海萍
道具/韩德鸿
字幕/李世博
演出监督/竹莹
剧目推广/赵轶林芝
后勤保障/王胜胜姚磊
场记/阮佳滢
平面设计/阙梦琦
战略合作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
音响技术支持/杭州耀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