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榕者,南国胜植,秀甲于林。阅尽人间春色,看惯万物枯荣。美哉其冠,浓荫蔽日,缤纷炫煌,壮哉其根,参差百曲,捭阖苍穹。”
萧平,书画鉴定界的“江南一眼”,他集书法、国画、鉴赏、史论、收藏于一身,在诸多方面均有不凡的造诣和建树。绘画、书法不拘一格,借古开今,清新放逸。他的作品中既洋溢着新金陵画派诸家的生活情味,又具有宋元明清诸家的雅致和气韵,更因为他雅善书法,善于在书画的联系中相互参悟,塑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萧平也因其在诸多领域的建树而被誉为“古榕派”。
本期文都百家言对话萧平,听他讲述“墨海中的生命领悟”。
萧平/Xiao Ping
当代著名古书画鉴定大家
“新金陵画派”杰出代表人物
书画大家
说到书画鉴定,肯定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国眼”徐邦达。
徐邦达先生是当代中国书画鉴定大师和权威,是中国书画鉴定界堪称神话般的存在,与已经去世的谢稚柳、启功并称为中国书画鉴定三大家。据说一件书画展开半尺,就能够判出作品出自何人之手,定出真伪,被称为“徐半尺”。
徐老一生中鉴定过的书画数不胜数,他曾用各地征集和收购到的3500幅珍贵书画作品为基础,重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用自己的双眼,挽回过不知多少“国宝级”的珍贵文物,如稀世珍品——怀素的《食鱼帖》、黄公望的《雪夜访戴图》、宋代画家郭熙的《溪山访友图》等,都是在“废纸堆”的边缘,被他发现、挽救回来的。
1984年夏萧平陪徐老在淮安鉴定出土书画
徐邦达先生将其一生所学倾囊相授,鉴定衣钵传给了弟子萧平。
“徐老和我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亲密,我们几乎是无话不谈。”萧平记忆中的徐老是一个单纯的人,对艺术有着真挚的热爱,是一位真性情的文化人。
2000年11月6日,在北京昆仑饭店多功能厅举办的中国嘉德古书画拍卖会上,985号拍品——王原祁的一张山水画引起激烈竞价,叫价从7万元飙升到74万余元,最终落槌于大鉴定家徐邦达先生的号牌上。竞得拍品后,徐先生将牌子一扔,扬长而去。
徐老在嘉德古书画拍卖会上拍得的王原祁画作
“一个人对艺术的爱好到了这个程度,九十岁了,你还跑到现场去举(牌子)。家里也不是挺有钱的,那时候七十几万靠稿费要写到哪一年才能有。”萧平说,“可以赚钱的东西,比如说画点画,马上就可以卖钱。但是他没有兴趣画的时候就不画;有兴趣的时候,一张四尺三开的画,画一个礼拜也画不完。这就是真正对艺术的热爱,这是文化人的真性情。“
徐先生得画后悬之书房,据说面对此画端坐三日,观之赏之。第四天,徐先生打电话给故宫的裱画师,嘱咐如何裱画。次年,萧平到北京看望先生,进门才寒暄两句,先生就向他说:“王原祁那画裱好了,你看过吗?”随即取出展开,脸上带着隐隐的微笑。徐先生说道:“萧平,这便是‘中国的印象派’。”这是他数月来读画得出的结论,是他对于这件藏品的艺术新发现。
1990年代萧平陪徐老在上海朵云轩鉴画
古稀之年的萧平,谈起自己的恩师,依然激动不已,也正是受到了徐邦达等前辈先贤的影响,萧平从不敢懈怠,借笔为橹,年复一年、艺海泛舟,日复一日,他曾经说过,“我相信,建筑一个广阔、深厚的基础,才有成功塑造大厦的可能。”正如学界对他“古榕派”的定义,萧平也成了书画界的“艺术辞海”。
生于山城,长于石城,祖籍扬州。1942年12月,萧平出生在重庆,因为祖父与父亲工作的缘故,萧平幼年始终是在搬家中度过。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萧平全家定居到南京,此后再没有迁动。南师附中毕业,考入江苏国画院专修班,1963年毕业后分配至南京博物院,负责书画鉴定工作;1982年回到江苏省国画院。就这样,萧平的根脉深深地扎在了这座六朝古都。
不惑之年,萧平将自己的画室“朝华馆”改名为“爱莲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荷花成了萧平的偶像。在他的心中,荷是一大珍品,从物质到精神,可归纳为一个“美”字——“淡薄于名利,不依不傍,唯真、善、美是求”。
107岁的作家马识途为萧平所写的室名《爱莲居》
“我觉得我这一生我想做的,超过一半以上,是做到的。尽管有人讲你涉及的面太大了,有些东西都是对社会的付出,我想你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你不对社会付出,这是不对的。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自己的真性情,但同时一定要有社会的担当。”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萧平曾经用20年的时间致力于吕凤子先生的艺术推广,搜集凤先生的作品及史料,研究凤先生的理论和思想,呼吁世人重视对凤先生的研究。
在《凤先生是不能忘却的》一文中,萧平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儒、道、释,真、善、美,凤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型艺术家。荷也罢,凤先生也罢,或许正是萧平对于自己人生意义和价值所找寻的答案。
“凤先生曾经说过,'艺术制作止于美,人生制作止于善。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即善即美,异名同指也。'这句话也是我的座右铭。为人的最高境界是善,作画的最高境界是美,这是两个标准。然后他说善和美是一体的。凤先生的一生就是这句话的写照。”
艺术可以说是萧平为之追逐一生的事业,他有这样一枚闲章,印容为“清湘麓台戈父同为壬午生人”。300年前的1642年,两位开宗立派的中国画宗师石涛、王原祁诞生了,他们两人也是壬午生人。或许正是这样的一种巧合,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与艺术的不解之缘。
壬午生人印章
萧平画作
董其昌/Dong Qichang
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
“华亭画派”的主要代表。
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
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
董其昌在中国绘画史上,包括书法史,都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的作品现在是非常抢手的,很难得到一件真迹,因为他在世的时候的地位很高,官职高,在文化圈中间的声誉也高,所以他流传的大部分作品,不是代笔,就是仿造的伪品,能够得到他的真迹是非常不容易的。
有时候在艺术市场或拍卖场上,我们能够看到董其昌作品不少,价钱好像也不是很高。其实大部分不是代笔,就是仿造的。董其昌的亲笔作品,我是非常有幸在十几年前,在香港佳士得拍得一件,我把它视为是传家宝。
萧平先生收藏的董其昌作品
这件作品是非常典型的董其昌的亲笔,它有六张字六张画。是清代一个大收藏家,过云楼的顾子山收藏的。
初看这件画,许多人会觉得画得笨笨的,有点稚拙稚趣。但细看,它又非常的耐人玩味,笔墨趣味中间有一部分完全是稚拙,董其昌是用朴拙的外形包裹着他的灵巧和智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朴拙中间是含着大智慧的。
萧平先生为《文都百家言》题字
本期嘉宾荐书/《龚贤》
萧平刘宇甲著
推荐理由:
龚贤是“金陵八家”之首,是南京十七世纪一位重要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反映了金陵的山山水水,也在中国绘画技法上有了新的创作。他不仅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集《草香堂集》也有流传。对龚贤的研究,从生平到艺术,都给后人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