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当代美术创作新笔墨新语言——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学术座谈会发言摘登

不断探索当代美术创作新笔墨新语言——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学术座谈会发言摘登
2025-05-13 02:50:21 来源:中华网加拿大频道  

由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广西美术馆、广西政协书画院主办的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学术座谈会在南宁举行。23位参展艺术家及嘉宾围绕平陆运河写生作品看当代美术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传统绘画写生技法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大型题材写生创作中的时代精神与文化表达、大型题材的艺术转化与创新四个主题,结合参与中国书画名家壮美广西采风行活动经历,从中国美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发挥更大作用、需要解决的主要学术课题等角度开展学术交流。现将他们的发言内容进行摘登,敬请关注。




创作更多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优秀作品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

以笔墨为媒,共绘时代画卷。此次采风活动是我创作生涯中一次规模最大、阵容最齐、成果最丰富的大型系列采风活动,对于研学笔墨创新和技艺转型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机会。来自国画、油画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齐聚广西、参与创作,深入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设现场,通过实地观察、写生创作,探索艺术与时代的深度融合,既有集体创作的火花碰撞,也有个人对笔墨转型的深度思考,整个采风过程感受颇深。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笔墨语言的突破。艺术家们跟随时代发展脉搏,围绕“硬核”大型工业建设命题,近距离实地感受工业建设的时代发展、时代风采,有针对性地进行采风写生,而不是通过照片等资料来组合绘画,以往这样的经历是不多的。此次采风活动大家不仅进行美术创作,还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对于擅长山水画绘画的艺术家们而言,勾点染皴的技法已非常熟练,但面对施工现场吊臂林立、钢筋水泥的场景,原有的笔墨技法如何真实还原大型的几何结构?则需要艺术家们在实践和创作中逐步领会笔墨语言的多义性和现代转型,让传统笔墨在工业题材中焕发新生。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艺术家作为时代的亲历者、观察者、记录者,我们有责任记录时代、书写时代、讴歌时代。此次采风活动让书画名家们有机会走出画室,进入一个更大的视野、更大的空间中来反映、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创作、接受教育、陶冶性情,提高自身艺术创作思想觉悟的机会,我本人受益匪浅,也会全情投入,创作更多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优秀作品。

广西之行是思考之行、研究之行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

此次采风活动和作品展、学术座谈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中国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为导向的一次重要艺术实践。参加活动的美术家们多次深入八桂大地,走进平陆运河、平果铝业等建设现场,了解新时代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壮阔图景,大家为时代之变、中国之进、广西发展的崭新风貌而感动,以饱含热情的笔墨为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的恢弘气象写照,为平凡的劳动者、建设者倾情造像,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这次活动也探索了主题性写生创作的笔墨创新和语言转换。广西之行是思考之行、研究之行,大家都努力探索用创造性的绘画语言来表达走进现场的深刻感受,以生动的笔墨形式致敬时代,可以说是一次比较集中、比较深入的探索。置身于许多过去未曾探访的宏大建设现场,大家都感到对视觉叙事方式提出了新挑战,也努力激活自己的思维,在现场探讨艺术语言的表现力。总体来看,这次采风的作品经得起细细研读,对于美术界探讨传统艺术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讨如何在美术创作中彰显中国气派,从而推动中国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活动也促进了广西美术界与全国美术界的交流。广西美术有着丰厚的历史传统,现代以来名家踏访、名师传承,许多作品生动反映了广西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广西的山水不仅养育了广西的美术家,也为美术界探索新笔墨、新语言提供了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漓江画派、广西水彩画在全国美术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也确立起广西美术发展的重要特色。通过这次采风活动的交流,我们看到了广西美术蓬勃发展的郁郁生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为推动中国美术事业多出精品、攀登高峰共同努力。

意义重大收获颇丰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书画室原副主任,中国文联原副书记 副主席覃志刚

意义重大,时代工程与艺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及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通往东盟地区的通道。我们能以画笔记录这一历史性宏大场景,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这场创作活动是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的生动实践,从新金陵画派到平陆运河主题创作,中国画家始终在探寻“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之路。从傅抱石等画坛前辈将传统上较少入画的电线杆、火车轨道收纳画中,到此次采风活动以平陆运河的塔吊、挖掘机为创作题材,每一代艺术家都在尝试用笔墨记录时代发展。这场从“画什么”到“怎么画”的深度探索,既延续了将时代印记注入丹青的创作传统,更为中国画打开了表现数字时代工业美学的全新维度,将在中国美术史上产生一定影响。

收获颇丰,艺术碰撞与自我提升的双重成长。此次采风活动汇聚了37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家。面对同一片工地、同一座塔吊,有人聚焦宏大的建设全景,有人捕捉工人挥汗的瞬间。正是这种多元视角,让我们在沟通中启发灵感,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随着采风深入,大家的作品愈发鲜活,每位艺术家都在与时代的对话中找到了新的表达维度。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文艺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

王平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作为采风活动承办方,书画频道联合艺术界同仁,聚焦国家重大工程,用画笔记录新时代的恢弘气象。站在平陆运河的施工现场,面对数千台机械的轰鸣、24小时昼夜不息的奋战、52个月建成国家级运河的“中国速度”,每一位艺术家都深受震撼。这个单日预冷混凝土生产和浇筑量达16409立方米的超级工程,背后是国家实力的支撑,更是无数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凝聚。这些数据不仅是数字,更是时代强音的具象化,这些工程不仅是地理的贯通,更是国家发展的血脉。

此次采风活动中,艺术家们深入现场,用画笔捕捉塔吊的钢铁筋骨、挖掘机的力量美学、建设者的坚毅身影。书画频道通过精心策划、深度报道,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活动一经报道,便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朋友深夜来电感叹:“这样的报道题材太稀缺了,好极了!”我们深知,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更在于引领。书画频道未来将坚守人民立场的创作导向,在坚持中守正,在发展中创新,更加注重文艺活动及宣传的系统性、整体性,从前期策划、中期创作到后期展览、舆论传播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升,持续推进文艺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笔墨为轴以色彩为舫记录国家发展的时代脉络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徐里

在新时代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壮阔浪潮中,中国美术家始终以笔墨为轴,以色彩为舫,记录着国家发展的时代脉络。这是一次最大规模、最具地区性、最具影响力、采风时间最长、成果最多的采风活动。在平陆运河建设现场,油画家们用宏大叙事的场面、表现形态、意向性手法突破传统模式,以人文视角解构机械美学,汗花飞溅的瞬间被凝固成光的诗篇,塔吊的钢铁骨骼在暮色中化作大地的脊梁,使工业题材创作挣脱了场景再现的质朴,在解构与重构中完成对时代精神的诗意转译,构建起中国工业美学的双重维度,既彰显中国速度的震撼力量,又饱含对劳动者精神世界的温情关照。

在采风活动中,美术家以壮美广西为创作母题,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他们用中国画描绘友谊关的沧桑,以油画定格花山岩画的神秘,借水彩蕴染大石围天坑,最终在平陆运河的宏大叙事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种创作实践证明真正的文化创新不是断裂式的颠覆,而是如运河之水般奔涌向前。这是文明传承的时代答卷,是美术创作的文化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这场艺术家采风写生活动已超越美术创作本身,成为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觉密码。当笔墨与钢铁交响,传统与创新共鸣,中国美术家正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向世界讲述着一个古老文明在现代转型中的文化自信与审美自觉,此次采风活动是美术作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一次行动和礼赞。

以笔墨绘时代以丹青颂山河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长尼玛泽仁

为参与此次采风活动的一名美术工作者,我深感荣幸,更心怀激荡。两年来,37位艺术家跋涉广西六市,行程万里,以笔墨为媒,绘就了800余幅饱含深情与时代气息的佳作,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注脚,是壮美广西建设的动人画卷。

扎根人民,以艺术镌刻时代印记。广西,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瑰丽,更涌动着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时代浪潮。从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到民族团结的和谐图景,从绿水青山的自然之美,到创新求变的奋斗足迹,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脚步丈量大地,以画笔记录时代,让艺术创作真正与时代同频共振。

潜心创作,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这场跨越山河的艺术远行,我们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建设一线,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在火热的实践中锤炼艺术品格。画家们在工地上搭起画板,在烈日下挥毫泼墨;新闻媒体的全程记录,让观众透过镜头感受到时代与艺术的交响。此次展览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对广西高质量发展建设者的致敬,是对这片热土最深情的告白,体现了中国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积极投身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生动实践。

再大的画纸也难以容纳这么宏大的主题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祁海峰

站在八桂大地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我的内心深受震撼。与以往不同,这次采风写生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次实践,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当置身于平陆运河建设现场时,我真正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场景就像一张新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每一个画面都触动了我们的创作激情。面对这样恢弘的场面,我感觉到面前的画纸太小了不够画,而再大的画纸也难以容纳这么宏大的主题。

平陆运河不仅是我国交通网络的重大工程,更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画家,我们肩负着为时代画像的使命,但记录时代绝非简单的描摹,而是需要以艺术语言提炼时代精神,让作品成为审美的引领。在工业题材的创作中,如何将传统水墨的意蕴与现代工业的刚劲相融合?如何让塔吊的转动、机械的韵律跃然纸上?这既是对技法的挑战,更是对艺术思想的淬炼。

此次采风写生中,我尝试以“在场”的视角捕捉动态的瞬间,用线条与墨色传递建设者的激情与时代的脉搏,将现实的热烈转化为艺术的凝练。在记录雄安新区“成长”印记的创作中,我曾用笔墨记录一座新城的崛起,而今天,平陆运河建设场景再次提醒我:艺术的生命力源于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唯有如此,水墨语言才能扎根现实热土,构建通向未来的美学桥梁。

让艺术成为讲述广西故事的文化使者广西政协书画院院长、广西美术馆馆长龙建辉

这场历时两年、行程上万公里的艺术远行,凝聚了太多的心血与付出。感恩每一位艺术家不辞辛劳,深入广西的山林田间、建设工地,用画笔记录这片土地的壮美;感恩前辈们的悉心指导,让年轻创作者在传承与创新中成长;更要感恩广西这片热土,用山水人文赋予我们无尽的灵感。

此次采风活动对广西美术馆乃至广西的美术事业发展意义深远。多年来,我们通过名家采风活动积累了大量优秀作品,丰富了馆藏资源,极大提升了广西美术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次采风活动更是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广西美术馆和广西各地的艺术工作者、各位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拓展了美术馆的功能,为今后开展高水平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奠定了基础。

从助力广西发展和宣传推介广西的角度来说,此次采风活动通过艺术家们的画作让更多人认识广西、了解广西、走进广西,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领域产生了强烈反响,也在社会层面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宣传广西的亮丽名片。为进一步扩大活动的成果,这次画展的作品计划进行全国巡展。我们不仅要让作品留在美术馆,更要让艺术成为广西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让它们成为讲述广西故事的文化使者。

给予广西美术事业发展很多新的启发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副校长石向东

此次采风活动、作品展,对广西美术界有着非常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拓宽了艺术视野和创作思维。37位全国顶尖书画名家跋山涉水,走进广西六市采风写生、挥毫泼墨,用画笔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用丹青绘就盛世中华壮美广西,我深深感受到艺术家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此次采风活动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探索,更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八桂大地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明白艺术创作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守正创新。

在平陆运河工地上如何用传统的笔墨画好新时代的大型工业?在花山岩画如何用现代的色彩解读和传达古老的文明?在桂林山水间如何用水墨表现自然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这次活动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诸多书画名家来广西写生,用作品做出了很好的解答和阐释。他们展现出高超的技艺、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宝贵的创作经验,能看出他们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对艺术语言的深刻理解,更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时代、对人民的那份关怀。他们从创作手法、艺术观点和题材处理方面给予广西美术事业发展很多新的启发,特别是那些视觉独特、内涵深刻的作品,让广西美术界眼界大开。

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新的创作欲望

广西中国画学会会长蔡智

作为一名生活在广西的画家,我曾三次前往平陆运河建设现场写生,但真正以工业建设为题材进行创作,这还是第一次。前两次前往平陆运河现场写生时,工程还处于建设初期阶段,而此次,我与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一起深入建设工地,走进三个枢纽工程的核心区域,目睹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机器轰鸣、工人们挥汗如雨、钢筋混凝土的骨架拔地而起……这些画面深深震撼了我。现代题材对我的创作是一次新的挑战,让我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更有新的创作欲望。

通过这次采风活动,我和全国的书画名家、艺术家学习和交流,收获颇多,这将拓宽我的创作视野,丰富我的创作题材,提升创作水平。通过这次活动,我会对工业题材和主题性创作有一个新的思考。

将宏大叙事与艺术表达完美融合的实践

广西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陈毅刚

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的开展,让我们美术工作者得以用画笔记录时代、讴歌人民。本次“壮美广西”写生活动,正是将宏大叙事与艺术表达完美融合的生动实践。

这次采风过程中,我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是——重大的主题采风写生是激活绘画语言转化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参加这次采风活动的画家都是全国名家,每个人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成熟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但面对宏大的建设场面进行写生创作时,他们并不局限于仅仅使用自己习惯的绘画方式。利用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特别注意观察各位名家的写生创作过程,我发现他们都保持较为开放的心态,敏锐捕捉面对实地的场景所激发出的灵感,采用了恰当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方式,这对我今后绘画语言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很好的启发。

(责任编辑:弘枫)
关键词:

为您推荐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丨中国音乐学院制作歌剧《原野》震撼首演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丨中国音乐学院制作歌剧《原野》震撼首演

2025年5月8日晚,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重点资助项目——中国音乐学院制作歌剧《原野》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盛大首演!本剧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指挥李心草担任艺术总监,由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教授陈蔚担任导演
2025-05-12 00:25:31
“永远的小白杨”,再次火爆天津!

“永远的小白杨”,再次火爆天津!

5月4日晚,“中银之声·2025天津音乐节·永远的小白杨·阎维文师生民族声乐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举办,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携其民族声乐大师班优秀学员,联手天津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
2025-05-05 00:59:07
《鉴古阅今-宋、元、明、清历代名家收藏展》将于5月在太原美术馆举办

《鉴古阅今-宋、元、明、清历代名家收藏展》将于5月在太原美术馆举办

由山西省政府、、山西省收藏家协会、中鸿信文旅集团主办
2025-04-30 22:54:30
演员章子怡发生意外

演员章子怡发生意外

4月29日,有网友发出视频:“在高铁站偶遇章子怡,她本人坐着轮椅被工作人员推着……看来摔得不轻啊。
2025-04-30 00:31:40
汾酒之夜·“永远的小白杨”唱响江城!

汾酒之夜·“永远的小白杨”唱响江城!

青花汾酒,开启高品质生活。
2025-04-28 09:21:38
【寻踪百年  以墨为史】《百年翰迹》第二辑历史珍迹征集启动

【寻踪百年 以墨为史】《百年翰迹》第二辑历史珍迹征集启动

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承载着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与文化精神的淬炼传承。在这风云激荡的岁月中,无数英杰志士以笔墨丹青记录时代脉搏,他们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解读历史密码的重要载体。
2025-04-26 01:14:24

热图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