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思宇/文(文化学者、诗人、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专家顾问、非遗文化传播大使)
今年帝都的秋,寒意来得格外早,秋色却浓烈得如同陈年佳酿。推窗远眺,层林尽染,那片熟悉的红色依然是我心中不渝的寄托,是穿越时空的相思。
风掠过树梢,悄然带走夏日最后的余温,为天地铺开一轴清宁的秋日长卷。叶片在不知不觉间换上新装,染上琥珀的温润、丹砂的浓烈,宛若大自然打翻了珍藏千年的调色盘——而最动人心魄的,永远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从枝头层层浸染,浅红如胭脂初匀,深红似朱砂凝脂,绛紫若墨痕流转,叠叠层层,似跳动的火焰,又如沉醉的晚霞。每一片飘落,都带着从容的诗意。这红叶,是秋天最深情的笔触,是时光淬炼的风骨,也是我珍藏半生的眷恋。
常忆八十年代初,我负笈燕园。每逢深秋,必邀三五同窗,踏晨露、披晓风,共赴香山。那时的我们,既怀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壮志,又保有少年人纯粹的热忱。脚步轻快地踏过凝露的石阶,石缝间青翠的苔藓与道旁红叶相映成趣,正是“红配绿,看不足”的古典意韵。行至半山,漫山丹枫叠翠流金,阳光穿透叶隙,将叶片照得通透,映得少年人的眼眸熠熠生辉,恰应了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清绝。我们沿蜿蜒小径穿行,叶影筛下细碎天光,落在泛黄的书页上,与琅琅书声、清脆笑语交织成韵,融进秋的清冽。那时最爱坐在香山寺的古柏下,看红叶随风簌簌飘落,与同窗探讨诗文,从“蒹葭苍苍”聊到“我言秋日胜春朝”。红叶,成了我们求知路上最生动的注脚,见证着一代学子对文化传承的初心。
作为文化行者,我深知红叶在中国文脉中的特殊地位。它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文人风骨的象征。从屈原“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苍茫,到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的离愁,红叶始终承载着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与生命感悟。这种文化传承,让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在片片红叶中找到精神的归宿。
后来因工作远赴北美,两度在异国深秋邂逅红叶盛景。那是与香山迥然不同的气象——少了几分江南的婉约,多了几分旷野的雄浑。晨雾中的红叶若隐若现,如晕开的朱砂,让人想起宋词意境,却更显磅礴。“停车坐爱枫林晚”的诗意在此延展成数十里的画卷,红得浓烈浩荡,似朱砂倾泻天地。我持相机记录这壮美,镜头里的红叶衬着澄澈蓝天、静谧碧水,每一帧都是自然的杰作。
最难忘的是今年深秋,适逢中加建交55周年,作为国礼艺术家,我的作品应邀在加拿大大多元文化社区展出。在展览现场,东西方艺术理念如枫红与丹朱交融,色彩纷呈。我专为此次盛会展出了饱含情谊的《中加建谊岁月悠》七律诗及书法作品:
“中加建谊岁华悠,半百峥嵘誉自留。
白求恩深昭世代,丹枫似火映金秋。
文明互鉴谱新篇,艺术交融绘彩舟。
万里情牵红叶寄,同心共济创瀛洲。”
诗书合璧,既是对往昔峥嵘的礼赞,亦是对未来共创的期许。这份以红叶为媒、寄寓着友好情愫的文化礼物,获得了各界好评。展览结束后,加拿大联邦国会议员区泽光先生亲自签发了感谢状和荣誉证书,他认为这幅作品“以东方的诗意笔墨,巧妙地连结了加中两国的文化情感,体现了艺术无国界的深刻内涵”。这份认可,不仅是对我个人创作的鼓励,更是中华文化魅力的一次生动展现。
如今退休闲居,对红叶的眷恋愈发深厚。闲暇时常寻一处枫林静坐,看叶片从浅红渐染至深红,看霜打之后,红叶愈发浓艳,似历经沧桑的智者,从容而风骨凛然。我喜携竹椅,坐于林间,泡一壶陈年普洱,手执一卷宋词。时而抬头赏叶,时而低眉品句,竟觉红叶与诗词早已水乳交融。“碧云天,黄叶地”的意境,若换作“红云天,红叶地”,别有一番热烈与醇厚。
摩挲着红叶的纹路,那深浅不一的色泽,恰似人生的轨迹——青涩的浅红,成熟的深红,沉淀的绛紫,都在这一叶之中。仿佛能触到香山的晨露、北美湖畔的雾霭,往事在红叶的光影间静静流淌。那些青春的意气、漂泊的乡愁、文化传承的执着,都在红叶的轻抚下,化作生命的从容。
秋,是天地写就的成熟诗篇。它以沉淀的色彩、丰硕的果实、清宁的时光,与人心深深共鸣——秋与美共存,每一处景致都是自然的馈赠:田埂的稻香、篱边的菊影、檐下的桂馥,还有漫山的红叶,无不是造化之功;心与诗对话,每一次凝望都引发深思:见落叶归根,悟沉淀之道;观硕果盈枝,知耕耘之贵;望红叶如火,感岁月之炽。
那些飘落的红叶,不是终结,而是新生的序章,在泥土中酝酿来年的生机;那些秋光里的静谧,是让我们暂缓步履,与内心真诚对话。坐在庭院中,看云卷云舒掠过远山,听风穿林樾,捎来草木私语与红叶簌簌,秋的宁静便漫入心底。
从青涩少年到鬓染秋霜,从燕园苦读到异国考察,万水千山走过,世事几经变迁,唯对红叶的眷恋始终如一。它寄托着我的青春理想,藏着我的文化乡愁,也沉淀着岁月赋予的通达与智慧。
在丰收的喜悦与诗意的清愁间,我终于领悟:最美的诗篇,就写在秋光里,等待懂它的心灵来品读;最深情的眷恋,已化作片片红叶,镌刻进时光的年轮。如今,当我漫步在秋日的枫林中,看那一片片红叶在枝头摇曳,在风中起舞,在地面静卧,仿佛听见了它们与岁月的对话,看见了它们与文化共舞的身影。
夕阳西下,天边燃起绚烂的晚霞,与漫山红叶交相辉映,分不清是天上的霞光染红了山林,还是山林的红色映亮了天空。我拾起一片最美的红叶,轻轻夹入随身携带的诗集中。这一刻,秋与美在红叶中共存,心与诗在秋光里对话,而一个文化行者的家国情怀,也在这无边的秋色中,得到了最美的安放。
且让这红叶,这秋光,这时节的美好,连同那跨越山海的文化情怀,永远沉淀在心灵深处,岁岁年年,生生不息。当来年秋风再起,片片红叶依旧会如火如荼地绽放,如同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