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的追梦人——访中国文联十一大代表、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丽达

守初心的追梦人——访中国文联十一大代表、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丽达
2022-01-20 17:24:44 来源:  

音乐是我的全部,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人,我热爱音乐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纯粹。

        ——王丽达


等着我,亲爱的人


 王丽达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第7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金奖

第14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奖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多次荣获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代表作品:歌剧《沂蒙山》《运河谣》《英·雄》、音乐剧《山歌好比春江水》等


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作为中国文联十一大代表的王丽达,正是用她对艺术始终不变的初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亲吻祖国

王丽达是当代歌坛、剧坛为数不多的既能在舞台担纲主演,又能在讲台从事教学的双栖型表演人才。2021年5月,她以歌剧《沂蒙山》的精彩演出荣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年年底,她又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国文联十一大全国会议。从王丽达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朝气蓬勃的新风貌和他们身上担负的时代使命感。本刊特别策划,对文代会代表王丽达进行专访,以此献给每一位在新时代文艺阵地上不断耕耘的党的文艺工作者。

阴差阳错 学唱花鼓

郑少华(以下简称郑):王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中国戏剧》的采访。请问是什么机缘促使您走上艺术道路?

王丽达(以下简称王):说来挺巧,我是受外婆影响。小时候是外婆把我带大,她经常唱歌给我听。那时家里有一台收音机,收音机放什么,外婆就唱什么。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 王丽达演唱《南泥湾》

初二的时候,湖南省艺术学校去株洲市招生,我妈得知这个消息后就鼓励我报考,当时我报的是声乐科,专门学唱歌。初试复试都过了,可由于当时初中还没毕业,省艺校未能录取我。第二年,湖南省艺校又来招生,我再次报考。结果招生老师告诉我,这一年只有花鼓戏专业招生,声乐专业不招。阴错阳差,我就学了花鼓戏。

郑:我知道艺校学习一般都很苦,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在学校都排过什么戏?

王:上艺校时我已经十四五岁了,那时的我又高又瘦,骨骼也硬了。艺校的头两年,主要就是练习基本功、毯子功、把子功、身训,为此我不知被打了多少回,哭了多少回。两年下来,老师们都觉得我声音和形体条件不错,还特别用功,先后给我排了花鼓戏《打鸟》《送表妹》《柜中缘》《唐伯虎与沈九娘》等。

一战成功 圆梦国音

●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在党的旗帜下》,王丽达演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郑:那为什么后来又放弃花鼓戏,走上歌唱道路了呢?

王:中专期间,我专业课扎实,文化课成绩也不错。但我心中一直有个歌唱的梦,我曾经给金铁霖老师写过三封信,都没寄出,因为我那时还不知道金老师的地址,也不敢寄。中专四年级的时候,距离毕业还有一年,我就跟我妈商量,我还想唱歌,还想深造。我妈真就同意了。我非常感激我的妈妈,因为我的每一个决定她都无条件地支持。中专四年级的时候,妈妈又在湖南省师范大学给我找了一位声乐老师,专门辅导我唱歌。

临近高考时,我不小心把胳膊摔断了,而且是右臂,没法写字。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段时间妈妈每天给我念课本,政治、语文、历史,她拼命地念,就是希望我能够靠脑子记住。我没有辜负她,一次就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信念永恒》,王丽达演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郑:这可谓“一战成功”,您太厉害了!

王:我觉得自己挺幸运,因为我考中国音乐学院那年,全国只招收了13个人,这13个人当中有五六个人是直接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考上来的,地方上也就招了六七个人,竞争太激烈了。

郑:能否谈谈您在中国音乐学院的学习经历,以及您跟导师金铁霖先生之间的交往?

王:我读大学时,学院实行了一项制度叫“双选”,学生选老师,老师选学生。当时我毫不犹豫地选了金老师,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金老师也选了我,而且我是他唯一的选择。金老师说,我选学生不仅要唱歌好,还要人品好,所以我选了你。当时金老师送给我一句话,“别人都干的事情你不要去干,别人都不干的事情你要去干”。

郑:这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王:老师的意思是,很多人考上大学之后可能就松懈了,不去练琴、不去练唱、不去抓学习,而这些事情正是他希望我去做的。在老师的教导下,我的五年大学时光非常单一,基本就是琴房、食堂、宿舍三点一线。

越战越勇 成就自我 

●  歌剧《运河谣》王丽达饰水红莲

郑:您的出道,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因为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能否谈谈您在青歌赛的几次经历?

王:大三那年,学校选了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参加青歌赛,那时我才20出头,没什么舞台经验,又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重量级的比赛,因此特别紧张。参赛期间正赶上忽冷忽热的季节,我感冒了,一直咳嗽。比赛是全国现场直播,结果演唱时我的嗓音从头“破”到尾,表现得特别糟糕。

比赛过后,我连门都不敢出,实在太丢脸了。就这样“躲”了三四天,没想到金老师把电话打到了宿舍来找我。他说,你还年轻,不要害怕失败,老师不会怪你。我给你100次失败的机会,你还有99次,这才失败了一次嘛!听了这话,我再也没忍住,哭得稀里哗啦的……金老师又说,每次看你在课堂上唱得特别好,可一到考试、比赛就紧张,你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好。从那之后,金老师给我上课,主要就是帮助我克服心理紧张的毛病。

●  歌剧《号角》王丽达饰田恬

郑:金老师是怎么帮您克服紧张的呢?

王:中国音乐学院有个很大的阶梯教室,每次考试、选拔、比赛都在那。老师说,你越怕这我就越要带你在这练。每次上课,我在讲台上唱,老师就坐在课桌席听。他说,你不要怕,要想象这里坐了好多人,你大胆唱。就这样练了好几次,真管用,自信心有了,胆子也大了。到了大五的时候,金老师特别认真地跟我说,你还是要参加青歌赛。我跟老师说,我要排毕业大戏,还要参加毕业考试,还得找工作,我不想参加了。

老师说,你不要怕,年轻人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没有问题的。更加令我感动的是,金老师还专门请了作曲家王佑贵老师为我谱曲。王老师写了一个4分多钟的曲目,旋律之丰富相当于一部小型歌剧,各种高音、转调、回旋,到最后还有5个high C。曲子谱好后我唱了一遍,金老师听了之后说,太好了,这首歌太适合丽达了。这一次参赛,我的专业成绩很高,最后因为综合素质环节表现不佳,只拿了一个银奖。

●  音乐剧《大红灯笼》王丽达饰颂莲

郑:可以想象,当年青歌赛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竞演。那么后来您又因什么机缘到的部队呢?部队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大五那年的一天,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来电的是总政歌舞团歌队队长王军。她说,部队今年面向全国招演员,我看过你在青歌赛的表现,有没有兴趣来报考?我当然愿意。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试面试,我被特招入伍,成为总政歌舞团的一名文艺兵。从2002年入伍直到2019年转业,我在部队生活了整整18年。对我来说这是特别珍贵的18年。因为在这18年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一些成绩,更多的是学会了一名军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职业担当。我曾有过这样的比喻,军队是我的娘家单位,娘家让我干什么我一定是义不容辞的,即使外面有再多的诱惑,我也不会去。

●  音乐剧《青城》王丽达饰玉仙

2004年的时候,又一届青歌赛开始了。当时的老团长张继刚找到我说,丽达你一定要参加,我们知道你有过银奖的成绩,但你这次参赛代表的是军队,你的身后有这么多的士兵兄弟们,他们都期待你能够代表军队拿个奖回来。

我说,团长我压力好大,上次拿了银奖,这次要是拿不到奖,或者拿个铜奖怎么办?团长说,你就好好唱吧,不要去想那么多。

比赛时,10场团体赛我的专业总分排第一,我们团体最后也拿了一等奖,我感觉自己的使命完成了,人也就放松了,结果轮到我个人比赛的时候,综合素质环节再度丢分,影响了最终的成绩,仍旧只是获得了银奖。

补足短板 全面提升

 郑:据我所知,青年歌唱家中读到博士学位的并不多,您是怎么想到要读博的呢?

王:还是因为青歌赛,从大三那年第一次参赛到代表军队参赛,三战青歌赛,两次都在综合素质环节丢分,这促使我反思,也让我下定决心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文化,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刚好2006年,中国音乐学院开始招收艺术硕士,我一边下部队演出一边复习,读完硕士学位我仍不满足。到了2014年,我又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  歌剧《金沙江畔》王丽达饰卓玛

郑:我很钦佩您这种孜孜以求、不断攀登的状态。您的博士论文做的什么选题?

王:博士论文写的是《当代中国声乐与湖南花鼓戏润腔表演的比较研究》,主要分析中国歌剧如何在演唱上借鉴花鼓戏的润腔方法。

郑:这个选题是不是也涉及您对歌剧民族化问题的思考?

王:是的。我在论文里写了中国歌剧的发展现状,从《白毛女》《江姐》到《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等,中国歌剧目前是井喷式发展。中国歌剧更多是在歌唱中国故事、中国英雄、中国人物。因此,我个人感觉,中国歌剧应该建立一个自己的表演、演唱体系。如何建立?我认为,中国歌剧的前身应该说就是中国戏曲,所以我们应该多向中国传统戏曲学习借鉴。比如,我主演的歌剧《沂蒙山》,音乐上大量借鉴了戏曲板腔体和山东民歌,使用了非常强的民族音乐元素,所以观众听起来亲切,会认可它就是一部地道的民族歌剧。

沂蒙山,永远的爹娘

●  歌剧《沂蒙山》王丽达饰海棠

郑:拿到博士学位后,您的人生又有重大的转折,重心似乎是从舞台转向了讲台。能否谈谈您在教学和演出之间的不同体会,这两种经验又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王:2019年,我从部队转业来到中央音乐学院当老师,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把我曾经所学、我的经验,以及我对声乐的认知和一些声乐方法,传授给我的学生们。而且我现在特别能够理解当时金铁霖、马秋华老师对我的付出,他们对我太好了。不管是唱歌还是选择对象,在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乃至世界观方面,他们一直都在把我引向一条正路。两位导师给我树立了特别好的榜样,我觉得那就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郑:那么在学生眼里,您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王:学生对我的评价是“特别认真”。为了让他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我在说什么,我会不停地做示范,有时一天的课下来,我唱得比他们还多。我的一位学生说,舞台到观众席的距离不是很远,可真要是走起来却很远。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好。

郑: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吧。

不变本色 演绎角色

郑:下面我们重点谈一谈您的第30届梅花奖竞演剧目歌剧《沂蒙山》。请分享一下您在这部剧中的创作历程。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您做了哪些准备?

王:最开始找我出演《沂蒙山》的是作曲家栾凯,后来在选演员的过程中,剧组也曾有过其他方面的考虑。我跟剧组领导说,碰到一部好剧不容易,更难得的是有这么强大的一个创作班底,无论让我演什么,女二号也好,B组也好,我都愿意参加。听了这话,他们都挺感动的。正式接到角色邀约是2018年下半年了, 2018年的11月开始做音乐作业。

●  歌剧《沂蒙山》王丽达饰海棠

郑:什么叫“音乐作业”?

王:就是把全剧所有的谱子唱出来,导演、作曲、编剧全都听一遍。在这之前,我们要反复跟钢琴老师排练,老师会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唱,为什么这么唱。做完音乐作业之后,我们才去山东正式排练。《沂蒙山》首演是2018年12月19日,整个排练过程大概是四五十天。

●  歌剧《沂蒙山》王丽达饰海棠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采风的时候,我参观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当时特别受触动,我在展览馆的那些画面中仿佛看到了我们这部歌剧中所有人物的原型,海棠其实是所有红嫂的一个缩影,她代表的是所有红嫂,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所有红嫂所做的事在海棠身上的集中体现。

等上一辈子

《沂蒙山》演出半年之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采风,这次去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地方。我看到了一个孩子的墓碑,牺牲时才1岁。所有这些场景,对我塑造人物都有特别大的帮助。如果说第一次采风时,我只是通过展览看到了剧中人物的原型,那么第二次采风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已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而且这种感受非常明显。第一次采风和第二次采风间隔了半年,在这半年当中我们一直在演出这部剧,我觉得自己就是海棠,就是其中的某一位红嫂。而且,每演出一次,我内心对红嫂的情感就会升华一次。从一开始不理解她们为什么会做这样违背人性的选择,到慢慢理解并融入其中, 我对红嫂的理解是在一次次的演出中积淀起来的。每次演完之后,我都不能平静,会发自内心感到痛苦,感觉一时半会儿走不出来。即使是晚上演出之后的那股兴奋劲过了之后,自己一个人躺在酒店的时候,我都会把当晚演出的视频再看一遍。看一遍不仅仅是找问题,也是重新感受一下我今晚是怎么诠释这个人物的,今晚有哪些亮点,或者今晚有哪个地方跟平常不一样。

●  歌剧《沂蒙山》王丽达饰海棠

郑:是的,舞台上的海棠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形象,她能触动人心的柔弱处。这是不是也与导演对您的启发有关?

王:当然,这部剧的导演是黄定山,我特别敬佩他,他对演员总是挖掘、引导和启发。我跟他合作好几部戏了,有《山歌好比春江水》《英·雄》,到《沂蒙山》已是第三次合作了。他是一个毫无保留的人,恨不得把他掌握的东西全都告诉演员。每次正式下地排练前,他都会给演员上课,帮助我们分析角色,谈人物内心。我记得他说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舞台上所表演的一切都应该是源自人物内心的真情实感。演员表现出来的情绪也好,带出的形体也好,只要是真情实感的,都是合乎情理的。在他的排练场我没有压力,他不会对某一个具体动作或者舞台调度有刻板的要求,但他会告诉你,如果这样做,可能会更有助于人物的情感表达。比如,在表达小山子牺牲、海棠内心的极度悲痛时,导演就启发我,可以通过接鞋时双手的颤抖来体现悲痛。如果演员没做到位,他还会示范,因此,我们曾开玩笑说黄导是个“戏精”。

●  歌剧《沂蒙山》王丽达饰海棠

郑:除了导演的启发,您在扮演海棠这个人物时还做了哪些工作?可以说说表演上的细节。

王:我做的就是三件事。第一,从声音上去塑造人物;第二,从形体上去塑造人物;第三,从表演上去塑造人物。只有把这三者结为一体,这个人物才立得住。比如,我在剧中三次演唱《等着我,亲爱的》,我的感情处理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唱时是很浪漫的,恋恋不舍的,是对恋人甜美的叮咛;第二次在梦中相遇, 演唱时我都不敢大声,好像生怕破坏了一个梦境的感觉;到了第三次,一个人在家中思念亲人时,那是悲伤中夹杂着哀怨的演唱,是一种很无奈的感觉。

●  歌剧《扶贫路上》王丽达饰黄文秀

形体上也是,海棠一开始是天不怕地不怕,端个酒坛子豪饮的那种年轻女性形象,到后来慢慢被生活的苦难压弯了腰。走路的姿态前后也有变化,刚开始走路像阵风,后来她的步子没有那么矫健了。还有纳鞋底的动作,我把网上所有关于纳鞋的视频全看了,鞋底是怎么拽,怎么在头发上刮油,线怎么穿,怎么转,我看了无数遍,争取做到一针一线都逼真。努力捕捉人物在声音、形体和表演细节上的变化,就是为了让观众通过这两三个小时的演出,能够看到海棠这个人物从一个普通村姑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最后成为一个沂蒙母亲的高大形象。

●  歌剧《沂蒙山》王丽达饰海棠

●  歌剧《扶贫路上》王丽达饰黄文秀

郑:是的,我非常同意您的看法,戏乃细也,一个艺术形象的树立其实是靠无数的细节打造出来的。之前我在国家大剧院看过您主演的另一部原创歌剧《扶贫路上》,您饰演的黄文秀同样让我印象深刻,能否谈谈这部剧的创作过程以及您跟田导的合作?

王:田沁鑫是一位气场非常强大的女导演,我很欣赏她。她的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更是让我们膜拜。原先我们在东方歌舞团排练的几十天里,每天工作基本是8小时以上,已经很不容易了。等我们到了广西百色之后,每天排到起码是凌晨3点以后,最晚的一次是排练到清晨5点,从剧场出来时天都亮了。那时,我就在想,是什么样的一股力量能够让导演这样去拼?她几乎是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做这台戏。

●  歌剧《扶贫路上》王丽达饰黄文秀

我们问过田导,她的回答是“敬畏”。她说一定要做好这部戏,不能辜负黄文秀,更不能辜负千千万万个像黄文秀这样的扶贫干部。导演的这份敬畏和敬业精神也感染了整个剧组。这部戏我基本是从头演到尾,当然,其他的舞蹈演员、合唱队、舞美灯光每天也都很辛苦。在广西高强度排练时,我觉得自己要起到一个什么作用,虽然我不是黄文秀,但我扮演的是黄文秀,我觉得我应该像黄文秀一样坚持。所以每天不管排练到几点,我总是带着笑脸,让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我绝不会因为劳累而去抱怨。后来,剧组的同事就经常开玩笑说,王丽达是铁人。

郑:我觉得您在《扶贫路上》扮演的黄文秀和在《沂蒙山》里扮演的海棠,人物反差特别大,黄文秀显得特别小,就是一个大学生的样子,海棠则深沉有力,特别是后半部里的海棠,就像京剧里的程派大青衣。虽然您演绎了各种各样的角色,但中国歌剧本色始终不变。

王:是的,必须坚守中国歌剧特色。

●  歌剧《扶贫路上》王丽达饰黄文秀

守正创新 继往开来

●  歌剧《原野》王丽达饰金子(左)

郑:正如您之前所说,当前中国歌剧是井喷状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经典剧目的复排,更有大批新创、原创歌剧的涌现。您如何理解中国歌剧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王:任何艺术发展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我在歌剧表演艺术中同样追求守正创新的大方向。中国歌剧在郭兰英、王昆等前辈老艺术家的努力下,创造了如喜儿、江姐等大众耳熟能详的艺术形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所表演的数十部歌剧中,除《原野》之外的作品都是原创,对于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一方面我要吸收前辈艺术家们的艺术特点,在演唱、表演、舞台把控等方面揣摩前辈们的做法,学习前辈们对艺术对人物精益求精的精神,吸取长处。同时,我也要思考新的人物形象所具有的独特性格和艺术形象,去理解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所思所想,通过我的表演、我的声音、我的形体把人物真实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进而信服舞台上的这个人物。自然,在塑造新的艺术形象方面我有一定的压力,但我始终用心用情,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塑造人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创新。

●  歌剧《英·雄》王丽达饰缪伯英

郑:您下一步的规划是什么?

王:未来的重心肯定是放在教学上,如果有好的角色,我还是希望能够有机会演歌剧。我热爱歌剧舞台,就像热爱歌唱事业。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演出更多优秀的角色,让更多的人去传唱传承。

●  音乐剧《山歌好比春江水》王丽达饰林芝

郑:这次参加文代会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王:听了总书记在文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我深深体会到,唯有博学方能为师,唯有德高方能为范!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和人民教师,应该自觉地把德艺双馨作为一生奋斗的追求目标,努力提高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修品练功,以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以及工作魅力感召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同时,创作更多弘扬主旋律正能量的艺术作品,继续努力创作有道德、有温度、有震撼力的文艺作品,演唱更多激励人心、弘扬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的中国旋律,做一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郑:再次感谢您接受采访。期待您的下一部精彩剧作!

(作者系《中国戏剧》杂志副编审)

(责任编辑:弘枫)
关键词:

为您推荐

《阔步新时代》——殷秀梅和她的朋友们大型音乐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人民歌唱

《阔步新时代》——殷秀梅和她的朋友们大型音乐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人民歌唱

作为中国广播艺术团的著名歌唱家,殷秀梅心中满怀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挚爱!她常说,我们能生活在这个和平幸福和谐的年代里,每一个人都应怀揣一颗感谢和感恩的心。
2022-09-01 23:56:38
“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巡展在青海首展

“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巡展在青海首展

8月22日上午,由全国青联、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青海省文联、青海省美协、青海美术馆共同承办的“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青海巡展”在青海美术馆开幕。
2022-08-23 09:40:30
笔下的熊猫与猛虎 折射黄湘詅的刚与柔

笔下的熊猫与猛虎 折射黄湘詅的刚与柔

创作熊猫主题画是画家黄湘詅的摰爱,在她眼中、笔下大小熊猫都藏着一份深厚的爱,见到熊猫妈妈她想到自己父母,见到小熊猫躺在熊猫妈妈怀里就想到自己,将生活上的情感都投射到熊猫身上。
2022-08-19 00:28:01
李庚:从而和之 韵发笔端 | 中国美术报· 封底人物

李庚:从而和之 韵发笔端 | 中国美术报· 封底人物

李庚布达佩斯纸本设色144cmX366cm2018年黑云过后月还孤:读李庚墨戏文/万青屴王国维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
2022-08-09 02:14:33
在深圳龙岗,雷佳和朋友们的音乐试验

在深圳龙岗,雷佳和朋友们的音乐试验

8月2日晚上,第四届“深圳声乐季”在深圳龙岗画上圆满的句号。自2019年起,这项被网友称为“集齐了中国半个声乐圈阵容”的品牌活动已连续四年在龙岗区举办。
2022-08-06 03:10:51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吴作人油画速写精品展苏州开幕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吴作人油画速写精品展苏州开幕

7月29日,“艺为人生”——馆藏吴作人油画速写精品展在吴作人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办,吴作人艺术馆承办。展览共展出38幅馆藏精品,包括16幅油画作品(其中三幅为吴作人学生临)和22幅速写作品。展览持续至10月19日。
2022-08-06 02:38:51

热图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