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张云
王洪波光明图片
【走近文艺家】
作为歌剧演员,他是《女人心》中的费尔南多,是《原野》中的“白傻子”,还曾献唱《茶花女》《奥赛罗》《白毛女》《江姐》等中外名作;作为歌剧声乐指导,他参与创作了《木兰诗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等多部歌剧作品。他能体会那种有梦不能圆的苦楚,所以相较于热闹的舞台,他最后选择了冷清的讲台——为有音乐梦想的青年当指路明灯和垫脚石,让自己的艺术生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得到绽放。
他曾是对音乐充满无限向往的求学少年,为了音乐梦想吃尽苦辣辛酸;他曾将艺术梦想点燃,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选择了三尺讲台。潜心育人二十载,情洒桃李满芬芳。在孜孜不倦探求艺术真谛的同时,他也镌刻下对艺术教育无怨无悔的誓言。他就是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洪波。
王洪波从小喜欢唱歌,《船工号子》《小白杨》《木鱼石的传说》,一首首经典歌曲,他张口就来,每次校园歌手大赛,都能轻松夺冠。艺术的种子就这样在王洪波心里埋下,他立志长大要做一名歌唱艺术家。
少年王洪波家境一般,父母双双下岗,日子过得紧巴巴。高中毕业后,王洪波背井离乡,只身到北京参加艺考,可因声乐基础薄弱而一再落榜。挫折没有压垮这个爱唱歌的少年。为了补齐声乐知识短板,他在北京上起了补习班。没有住处,他就在学校旁边租了个30元一个月的棚子;没有生活费,他就打零工、摆地摊。经过四年努力,他以男高音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
虽然如愿进入大学,可与那些从音乐学院附中考上来的同学相比,弹琴又成了王洪波的弱项,老师形容他的手“跟木头棒子似的”。为了迎头赶上,只要没课,王洪波就泡在琴房里练琴,甚至在睡梦中手指都在跳动。回望坎坷的求学经历,所有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走过的弯路,在王洪波看来都是宝贵财富。
舞台的吸引力对于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都是巨大的,能够在广阔舞台上释放自己的才华,更是音乐学院学子的梦想。然而,已经站上舞台中央的王洪波,最终还是选择了三尺讲台。他说:“我的求学之路走得很不容易,能体会到那种有梦却无法实现的苦楚。我愿意为有音乐梦想的青年学子当指路明灯和垫脚石,让自己的艺术生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得到延伸。”
在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236号琴房,王洪波一周要上40多节课。从早晨八点到晚上九点,他的课表排得满满当当,只有中午才能小憩片刻。面对满负荷的工作量,他丝毫不觉疲惫,而是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学生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令他倍感幸福。“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为了让他们学有所得,我必须加倍付出。”他在朋友圈这样写道。王洪波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明白老师”。所谓“明白”,是指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不仅能指明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因爱而唱”。
由于个人的求学经历十分坎坷,王洪波对一些学生求学无门的无奈感同身受。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王洪波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声乐教育之路,为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指点了迷津,破解了难题。
在王洪波看来,声乐中的“声”是技术,“乐”是修养,二者同等重要。在教学中,他反复强调,一方面要筑牢基础,不能老想着走捷径或为创新而创新;另一方面,一切技术都是为情感和作品服务的,最好的声乐作品必定声情并茂、韵味十足。王洪波指出,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歌者不仅要具备基础的音乐理论修养,还要有相应的人文知识储备,那样唱出来的歌才能避免“千歌一声”“千歌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