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掌眼收购了几件书画作品,其中有胡适、齐白石写给毛主席老师黎锦熙的信,这幅作品无论艺术价值还是史料价值都特别珍贵,经艺委会认定收进了荣宝斋美术馆永久收藏。后来,同批作品中的一幅张伯英书法的销售款就把这批东西的收购款全挣了回来,也算市场反哺学术了。收购的过程是很兴奋的,尤其看到作品同时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的时候,那种兴奋的心情无法言表,能为荣宝斋收到这样的作品也倍感幸福。
同样出于平衡市场价值与学术价值的角度考虑,我们成立了鉴定评估中心。一方面公认的荣宝斋是行业权威机构,鉴定业务以及由此聚集起来的专家们更提升了荣宝斋的学术底气和权威性。同时,鉴定和证书属于知识型服务,也为荣宝斋增加了一项收入。另一方面鉴定中心为荣宝斋开了一个窗口,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和收购好东西,也为内部资源整合、业务链条搭建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品质
众所周知,艺术品拍卖公司主要是一个交易的平台,法律上并不要求拍卖公司对拍品的质量做任何保证的。然而我认为,既然是荣宝斋旗下的拍卖公司理应也对自己狠一点。所以2016年组织安排我任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法人、董事长,2019年又兼任北京荣宝拍卖的总经理,这一期间,我狠抓拍品质量,倾注精力强化内部管理,清理应收账款。在全体拍卖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拍品质量持续提升。我们都相信只有高品质的拍品才能得到藏家的认可。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既实现了盈利目标,也得到了社会和藏家的广泛认可。近年来,荣宝拍卖发展持续向好,除了固定的春秋两季大拍效益喜人之外,起步于2020年初的网络拍卖业务也已成为业界亮点。通过艺拍全球数据了解,北京荣宝的线上拍稳居全国前列。线上几乎每天都有拍卖,但线上拍的客户看不到实物,只能通过图片做出选择,这就对拍品审核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审出真伪,二是品相要看好。照片和实物出入大的话买家就会退货,为了减少周折和麻烦,我们严格要求,力争把每件作品的真伪品相看好,内容看好,从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投资价值等多方面着眼考虑。我要求自己一周有两天时间审画,平均每次600多张,一年要审5万至10万张画,这是实实在在的工作,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每天下班,我揉一揉干涩的眼睛,看着头顶的那块招牌,甘之如饴。
成长
荣宝斋是艺术殿堂,所有从事书画创作的人向往的地方,我作为一名从事书画创作的工作者,能够调到荣宝斋工作是我的荣光。我从小喜欢画画,到荣宝斋工作使我在专业上受益良多。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眼界要高,眼高之后就有了目标,手才有可能往更高的目标去追,艺术才能提高。我的办公室就在画廊,每天上班都能见到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黄宾虹这些历代名家真迹。遇到看好的作品,情不自禁地要去研究它的构图、设色、用笔、表现的主题、画面的营造、意境的呈现等。每天会给自己提出很多问题去思考,例如,同样的题材,名家怎么表现,换做我怎么想、怎么做、怎么画,这个过程是很幸福的。整天沉浸在大师名作之中,眼界逐渐有所提高,上班前和下班后再坚持动手,日复一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阅历增加,我想我笔下花鸟和头顶白发一起生长起来了,私下颇觉几分神气。
同时,专业水平的提升又开始反哺于工作,眼界提高了,眼力更准了,这也保证了能够选出好的作品给公司拍卖,给画廊销售,而且随着活动策划的增多,也增长了见闻和审美的层次,对于画展的品质和定位的把握也更趋于准确。这些都是荣宝斋为我提供的营养丰富的土壤。
荣耀
荣宝斋是经营单位,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也常常思考要为荣宝斋下一个350年储备什么样的人才。我想要做好书画经营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辨别真伪,二是判断市场定价格,三是实现销售。作为荣宝斋人,尤其是经营岗位的人,要具备专业水平,也要葆有相应的道德品质,所谓“德才兼备”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古老行规”,也是我的人生追求。为了这个追求,我从入职荣宝斋那天起,没休过一个年假;出差去了很多地方,也是工作完就返程,忘记了顺路游玩。我时常反思,有没有做到像马总讲的那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个品牌”。
2020年,疫情吃紧的情况下,我的老战友赵东同志临危受命,执掌荣宝斋,给了我更多信心和力量。他与班子一道带领全斋干部职工大力推动老字号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如今的荣宝斋,大厦亮,人心齐,站位高,干劲儿足,放眼望去,荣宝斋人个个都有精气神,350年之际,大家齐心协力为这个民族品牌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于我而言,350年的荣宝斋,能为你工作是我一生的荣耀。
范存刚
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