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自己的军旅生涯,孙秋月颇有感触的说,部队生活给了她太多的艺术磨炼和人生历练,“同样是艺术院校,军艺和地方完全不同。舞蹈学院的孩子们早起之后,背着书包去上课就行了。可能八点上课,七点五十起床就行。可是在军艺,如果八点上课,我们六点就得起床,先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和连队一样,我们的被子也是要叠得方方正正。然后集体站队去吃饭,然后在排着队回来,再去上课。”孙秋月打小就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而经过军艺的历练,她变得更加的自律,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与苛刻。“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的第一选择一定是服从。”
2003年10月,孙秋月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了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那之后,她的艺术才华在艺术舞台上得以尽情的展现,先后凭借舞剧《红高粱》、《三家巷》斩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华优秀表演奖”、“荷花杯表演金奖”、“荷花杯剧目金奖”等多个大奖。在央视春晚上,她担任领舞的舞蹈《飞天》荣获“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爱节目一等奖”。军艺60周年校庆上,孙秋月被作为优秀校友请回母校,这在她心里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鼓励。因为这些被邀请的优秀校友必须是荷花奖的金奖得主,“能和张志、王迪、邱辉等很多偶像级的舞蹈界大腕站在一起,我还是有着一份小虚荣,当然也有着一种人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我知道,那种肯定是带有鼓励性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比如十几岁就穿上军装,之后拿“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荷花奖”,小小年纪孙秋月就顺风顺水的成为人们眼中的万千宠儿,但是孙秋月的心里却是平静如水。孙秋月的骨子里有着一种年轻人少有的内敛与平和,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她会考虑到各种最终的结果,尤其是总是先想到不好的一面,所以不管是与荣誉擦肩而过抑或是手捧桂冠,在她看来都是情理之中的结果,“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是一块块的砖,我是踏着那些砖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结果,我都不会感到什么太大的意外惊喜,因为那只不过是给了我一份儿肯定而已,毕竟我已经为此付出了这么多年。做事的心理预设很重要,这么多年,也失望过,也被别人肯定过。”作为一名舞者,孙秋月当初经常参加舞蹈比赛,对于日后成为一名职业演员的舞台演出在经验和心理上进行了很坚实的铺垫和积累。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演出她能在高度紧张中很快的调整过来,“当我跳到第三个动作的时候,就已经忘了紧张,全身心的投入到角色当中。”
自主择业之后的华丽转身
事实上,从在军艺读研开始,作为战士文工团舞蹈演员的孙秋月一直借调到母校当老师。那些年,在讲台上站得多了,在舞台上的舞姿就少了。2019年,当军队文工团成为历史之后,和很多军旅艺术家一样,脱下军装的孙秋月也选择了自主择业,成为一名可以在舞台上自我表达的自由舞者。这是一次华丽转身,这几年她相继完成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和《曹雪芹》两部原创古典舞剧,去年她又主演了舞剧《张骞》。重新回到大舞台,孙秋月的第一感觉就是“既熟悉又紧张”,自己本来就应该属于舞台,但是很多年没有在大的舞台上展示过自己的舞功,多少有点紧张。“舞蹈演员和运动员一样,是吃青春饭的职业,他(她)的职业生涯特别短暂。相隔这么多年之后回到舞台,对我来说心理上还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这相当于你的童子功重新来一遍。”那段时间,孙秋月也曾经在心里对自己产生了一些小小的疑问,你还可以吗?好在,在舞台上表现无论是导演还有观众都是认可的。“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好几年没怎么演大戏了,有些基本功我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达到年轻鼎盛时期的状态,这是个相对比较痛苦的过程,当年我用五分钟就能活动开的身体,现在可能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做到。因为身体机能发生的变化,就需要我用过去的两倍三倍甚至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原先的状态。”还好,通过这两年的舞台实践,孙秋月发现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你肯做肯努力又肯付出,还是能达到你心理的预期。
重返舞台之后的孙秋月又开启了她艺术人生新一阶段的助跑模式,尽管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断断续续的远离大舞台,但是她的回归无需太长的磨合与适应,因为这是她熟悉的地方,她原本就属于这方舞台。
文章作者:
中华网加拿大频道特邀记者: 张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