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薇,浙江杭州人。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曾15次参加央视春晚,并赴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访问演出。主演歌剧《呦呦鹿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本人曾获“中国金唱片奖”“海军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公众最满意艺人奖”等多项荣誉。
在去年的12月30日,屠呦呦度过了她92岁的生日。每每看到有关屠呦呦的消息,歌唱家吕薇都会感到莫名的亲切,那源于她曾经在歌剧《呦呦鹿鸣》中饰演过屠呦呦,且一演就是40场。对她来说,能够以舞台角色去切身感受一位伟大女科学家的人生经历,是一种幸运。这一次,她将曾经饰演“屠呦呦”这一角色的台前幕后,向我们娓娓道来——
■口述:吕薇青年歌唱家
■记录:李青桐
一部歌剧,一种情怀,一种力量。
能在民族歌剧《呦呦鹿鸣》中扮演中国首位获诺贝尔医学奖女科学家屠呦呦,我深感荣幸。这是我首次饰演女科学家,走近屠呦呦、饰演屠呦呦的过程,不仅让我在表演上有很大收获,我也被屠呦呦的科学精神所感动,所激励。
从心底感悟科学家的热爱与坚守
我第一次开始注意到屠呦呦,是2015年。她在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作报告的时候,我从她的话音中听出了浓浓的浙江宁波味道,感到十分亲切,我的外公外婆都是宁波人,我小时候跟着他们在宁波长大,所以我的内心一下子就有了一种亲切感。
没想到一年后,民族歌剧《呦呦鹿鸣》的出品方找到我,希望我在歌剧中扮演“屠呦呦”这个角色,当时,我没有任何迟疑,立即答应了。我为家乡有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骄傲,也为自己能出演这个角色感到兴奋。
如何演好“屠呦呦”这个角色?这是我接到任务后,无数次在心中的自问。我买来《屠呦呦传》《理想治愈世界》等书籍,一字一句去琢磨书中的内容,从书中体会到屠呦呦成功背后的艰辛与付出,从心底感受到屠呦呦作为一位女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被屠呦呦的故事所感动,心中从此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我开始从角色出发找感觉,还专门去中医研究院了解科研人员的工作模式,穿上白大褂、戴上白手套,体验科学家的生活。这段体验时期,我从中体会到科研工作的种种不易,感受到女科学家勇攀科技高峰的艰难。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屠呦呦,我还去了宁波屠呦呦的旧居去学习体验。那是一幢修缮一新的老房子,院内的树木郁郁葱葱,散发出一股质朴的气息,那是屠呦呦小时候生活和成长的地方,走进院内,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位小女孩对普通的小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停地追问她从事中医的爷爷,这些小草都是什么名字……
宁波采风的体验,坚定了我演好屠呦呦的信心。因为我在歌剧中扮演了从少年时期到中年时期的屠呦呦,也是她的金色年华时段,所以,我时刻揣摩,如何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表现得鲜明生动。在导演和主创人员的指导帮助下,我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努力塑造好一个真实感人的“屠呦呦”。在两个月的排练中,我不敢有一丝懈怠,全身心投入。
从不同角度塑造人物形象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父亲从《诗经》的《鹿鸣》中给她取了一个名字,与名字有关的这个植物,也因为她让世人知晓了它的医药价值。
民族歌剧《呦呦鹿鸣》主要讲述屠呦呦知行合一、知难而上,将毕生奉献于中医药事业,最终发现青蒿素,造福全人类的真实故事。一个伟大的人物,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让观众对剧中人物产生“真”和“美”的共情,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挑战。而歌剧主要就是以歌唱来讲述故事,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让我难忘的是,“屠呦呦”在青蒿素实验遭遇第190次失败之后,唱了一首大型咏叹调《我该怎么办》,这一段对演员的要求很高,主要全曲通过不同速度的六大结构板块,我不仅要投入真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要采用合理的吸气呼气方法,通过一段段歌词,把屠呦呦内心的挫败、痛苦以及坚持与放弃之间的矛盾表达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其实我在唱每一段歌词的时候,都是尽力保持平衡的气息,这一点,得益于多年来唱歌经验。
作为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剧目,《呦呦鹿鸣》在艺术上也有不少新的探索。
如何实现西洋歌剧与民族传统的有机融合,我认为,这部歌剧很好地展现了民族歌剧的地域性结合,整个剧将宣叙调、咏叹调和民间小调融进歌声中,特别是念白用了当地的宁波话,很接地气,全剧还加入了很多具有江南风情元素,比如宁波的马灯调就很有特色。
传递角色带给我的力量
歌剧《呦呦鹿鸣》用艺术的形式把屠呦呦的事迹搬上舞台,上演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我记得有一次谢幕时,观众用长时间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该剧的喜爱与认同,我甚至见到不少观众的脸上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歌剧《呦呦鹿鸣》的主创阵容十分强大,由孟卫东作曲,咏之、郭雪编剧,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任导演,中央歌剧院朱曼任指挥,剧组全员都倾心倾力,无论是舞美设计,还是剧本内容等,都力求尽善尽美。
这部歌剧我演了近40场,在舞台上,我完全融进了角色的世界。
我想,正是因为我内心深处被屠呦呦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深深打动,才有了舞台上的心神合一的“屠呦呦”形象。
科学家的工作相对来说,单一枯燥,甚至有些平淡无味,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我从“屠呦呦”这个角色中收获了太多的精神力量,在我的艺术道路上,我将像屠呦呦那样,保持内心的一份热爱,用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艺术的日臻完美。
来源:中国妇女报
责任编辑:杨辉 谢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