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王丽达饰女主角“黄文秀”
想要诠释好一个人物,需用心揣摩剧本。在歌剧准备前期,王丽达会在网上搜索观看相关电视剧、电影,甚至外出采风,以帮助她更加准确地捕捉角色性格特征、动作状态以及表演细节,然后再根据人物性格及剧情发展合理运用演唱技巧。
“以《运河谣》为例,‘水红莲’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唱曲艺人,因此我在表演时更多地借鉴了戏曲的表演方式,如云手等动作。至于演唱方面,我从剧情出发,比如她跟秦啸生谈恋爱的时候,‘水红莲’很柔情,因此那个时候的声音应该像水一样灵动。等到后面跟恶霸张水鹞争吵的时候,我又要表现出江湖卖艺女子的那种泼辣劲儿,那么就不能过多地演唱,而是要更接近于‘说’的状态,才是真的吵架。”王丽达说。
在《沂蒙山》里,王丽达又变成“海棠”。“海棠”是一个北方女人,所有沂蒙母亲的化身。因此,从语言上王丽达会注意语气、语速,注重儿化音的使用、重音的使用;从声音塑造上来说,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人物的成长,“海棠”的精神内涵和积淀是不一样的,那么声音的宽度和厚度也要随之改变。
王丽达认为,通过合理地运用演唱技巧,准确地使用肢体语言,能把人物塑造得更加立体,加之服装、化妆、道具等方面的辅助,才能使故事更加真实,让观众不由自主地走进故事里,与剧中人同喜同悲。
为解决演唱难题提供一把钥匙
回顾王丽达的音乐之路,其中还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对其影响颇深。在王丽达读初中时,有一天,她的妈妈听说湖南省艺术学校在株洲市招生,于是就为爱唱歌的女儿报名。等到王丽达顺利进入复试时,全家人才得知这次是花鼓戏专业招生,不是声乐专业招生。花鼓戏是湖南省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王丽达和家人思虑再三,最终决定珍惜这次难得的入学机会。从那以后,王丽达开启花鼓戏艺术的学习生涯。
王丽达练功照
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表演讲究“身眼手法步,唱念做打舞”。而歌剧表演中的行腔、咬字、发声、表演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戏曲、曲艺等传统声乐艺术中的精华。“我觉得我们在深入了解作品、角色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将戏曲的演唱技术运用到歌剧演唱中,以增加它的风格性、民族性和独特性。但不能单纯地模仿戏曲的发音和技巧,而忽略了作品本身,声音一定要为作品、为角色服务。”王丽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