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北京城的各个音乐厅的舞台几乎都被内容不一样气氛都一样的新年音乐会占领着。一个人只能走进一个剧场,欣赏一场音乐会,而那一晚我留在了北京音乐厅。音乐会的名字是“维也纳·北京”——中奥新年音乐会,它是相差7个小时时差的北京和维也纳联动的音乐会。青年指挥家焦阳执棒北京音乐厅管弦乐团携手女高音歌唱家郭橙橙用一整晚的时间,将欢乐吉祥喜庆的氛围和以及新年的第一份祝福带给现场的每一位观众,人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带着希望带着这份美好的祝福启程奔向新一年的每一天。
前阵子,北京音乐厅与奥地利驻华大使馆联合对外宣布这场音乐会的消息,这让人们对这一晚充满了期待。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全世界乐迷都非常喜欢的音乐会品牌,每年新年的第一天大家都会围坐在电视或者电脑旁欣赏全球直播的不同的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挥棒维也纳爱乐上演的这场音乐盛宴。不过,由北京和维也纳联动举办新年音乐会却是头一遭。
当晚,音乐厅的舞台上以及二楼看台两侧墙壁到处是花团锦簇,醉人的花香、满眼春天的气息再加上走进音乐厅的观众们那张张笑脸,令人顿时沉浸在新年的喜庆氛围中。节目单上,印着的都是耳熟能详的曲目,也都是我们在各种节庆音乐会上常听的经典之作。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乐团演奏家们手拿乐器上台落座,指挥家焦阳则面带微笑走上指挥台,他们以柴可夫斯基经典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一曲《波罗乃兹舞曲》拉开音乐会序幕,紧接着艺术家们用一曲情绪激昂雄浑有力的《纳布科序曲》点燃人们内心的激情。
这一年,因为疫情的不断袭扰令人人们心绪不宁,我们太需要心灵的抚慰。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有一段美妙的人人喜欢的二重唱《船歌》,这一晚乐团演奏家带来了这曲美到极致的经典之作。没有歌声,只有优美的旋律,随着迷人的意境,那旋律如微微泛起的波澜荡漾在音乐厅里荡漾在人们的心里。此情此景,在我们的想象中,恰似乘坐一叶扁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顺水而行,潮湿的空气、和煦的阳光、拂面的暖风还有令人心动的景致,人们在音乐中尽情地感受这世界带来的美好。音乐声轻飘飘消散在空气中,那摇摇晃晃的小舟划向远方渐行渐远。此刻,四起的掌声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音乐会现场。这台音乐会有几首很少被演奏的作品,比如这首“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之手的《中国加洛普舞曲》。据资料显示,1827年23岁的施特劳斯根据那本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于中国的印象,创作了这首短小精悍的音乐小品,尽管他一辈子也未踏足这片古老的土地。200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法国著名指挥家乔治·普莱特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奏响了这首《中国加洛普舞曲》,以此向即将召开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致意。曲子很短,不到两分钟,还没过瘾就结束了,但是我们还是感受到作品中的那份欢快与热情,我想可能是没来过中国的老约翰对咱们的印象不深的缘故。当然,新年音乐会哪能少的了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除了《中国加洛普舞曲》,音乐会还安排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香槟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以及爱德华·施特劳斯《为火车开路!快速波尔卡》等令人听起来就开心的波尔卡舞曲。
音乐会上,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郭橙橙是全场唯一的歌唱家,她用精湛的花腔技巧演唱了歌剧《茶花女》中那段演唱难度极大的《心中的人儿》。尽管舞台上只有她一人,但还是作为职业歌剧演员的她仍然将那位可怜又可爱的“茶花女”薇奥莱塔戏剧化的有血有肉的展现在舞台上。一曲歌毕,郭橙橙的演唱和表演赢得了满场掌声。此外,她还演唱了一曲中国家喻户晓的歌剧《我爱你,中国》,在新年之夜用歌声和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音乐会照例在台上台下互动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当中欢乐落幕。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今年的“维也纳·北京”——中奥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只有中国音乐家在演奏。不过,明年的新年第一天,或许就会有中奥两国艺术家同台献艺的盛况,那将是一台真正的“中奥新年音乐会”。新年第一天,是一个崭新而又美好的开始。虽然肆虐的疫情还没有结束,担心、恐惧、郁闷的情绪还要持续一阵子。但是,无论明天面临着怎样的困难与困惑,生活总是要继续,我们依旧会怀着一份乐观和向上的精神去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明天。
文章作者:中华网加拿大特约记者张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