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媛媛从课堂上匆匆赶来排练的孙媛媛,是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教授,说起和郭老师33载的师生情谊,孙媛媛的眼中不免有些湿润,“郭老师对专业的要求非常严格,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理解她治学严谨、终身学习的态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九十多岁的郭老师,还在研究这个年龄段怎样把声音更好地表现出来。2019年,在《黄河大合唱》诞生八十周年之际,92岁的郭老师在《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延安唱起‘黄河怨’,给我带来极大的触动。同时,她每天看报、看新闻,关心时事,了解社会发展。她也关注学生的工作和生活近况。看到我们取得成绩,她会提醒我们不要骄傲。在我们受到挫折的时候,她又给予我们鼓励和肯定。”如今,孙媛媛也已从教二十多年,她把从郭老师身上学到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实现了教育的传承。“她不仅是我们的老师,也给予了我们艺术生命。”
谢天谢天也是郭淑珍的学生。他回忆,2019年,学院根据国家要求进行教师队伍年轻化调整,选中他接任系主任,主持声歌系工作。当时谢天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是国内声乐领域的领头羊,怎样做好带头工作,作为系主任来说责任重大。”谢天打电话给郭老师,郭老师鼓励他说,“没事,你一定能干好。往前走,我在你身后支持你。”在郭老师以及全系师生的帮扶下,声歌系的工作进行了平稳的过渡,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郭老师不仅是我的主心骨,也是我们全系的‘宝’,她更是我们国家声乐界的国宝。”
谢天介绍,此次音乐会的参演人员中,有超过一半是从外地专程赶来的,他们有的在其他城市工作、生活,有的在其他城市演出。为了给学院和系里节省开销,这些老师往返的路费、住宿都是自掏腰包。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副教授、歌剧中心副主任、国家大剧院签约歌剧演员王宏尧,就是专程赶来参加音乐会的。
王宏尧一到北京,她就到郭老师家里,提前为老师庆生。郭老师也详细询问了她最近的工作状态,并反复强调作为艺术工作者、作为老师,一定要感谢国家、感谢党。王宏尧说,“直到演出前一天,郭老师还犹豫最后的返场是唱《我和我的祖国》还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能够真切感受到,她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党。”王宏尧每次到国家大剧院演出歌剧,郭老师都会到现场观看演出,“直到现在,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都想和老师说一说。她像妈妈一样倾听,给我建议;她如同定海神针一样,在我们身后支持、保护着我们,她指引我们走正路。我能够赶上这样好的时代,遇到这样一位老师,我觉得自己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