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红刚刚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巡演,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剧院副院长么红的脸上带着些许的疲惫,为了给郭老师庆生,她特意现学了一首歌曲《老师!我总是想起你》。“从我18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就跟随郭老师学习,我的人生观、艺术价值观,对艺术的热爱,都深受郭老师的影响。她不仅是我的大学老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作为一位老师,她是非常严格的,我对艺术的要求也一直是按照她的标准来的。在我遇到困惑的时候,我最信任的人就是她。我获得成功,总想和她一起分享喜悦和幸福;在我遇到痛苦和迷茫时,她像灯塔一样,给予我指引。”尤其是现在,么红从事剧院的管理工作,遇到不懂的事情依然会向郭老师请教。“无论是做人还是艺术,还是管理,她都是一位良师益友。在她生日之际,特别想表达我对她的感谢。我想,她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这些学生能够把她对于艺术的标准、做人做事的标准,一代一代发扬下去,做好传帮带,让艺术事业薪火相传。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刘和刚
音乐会当天,徒孙代表刘和刚、马佳,下午两点就出现在了歌剧厅里等候排练。回忆起初次见到郭老师,刘和刚说,“当时我的老师孟玲给我留作业,让我学习意大利歌曲,我很不理解,觉得自己是学民族唱法的,为什么要学习西方作品呢?孟老师看我不服气,直接拉着我来到了中央音乐学院家属楼、她的老师郭老师的家里。”郭淑珍听完刘和刚的演唱后,耐心地告诉他要从西方经典的歌曲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情感。如果一直靠学别人,只能是蒋大为第二、郁钧剑第二,永远不能成为刘和刚。直到多年后,刘和刚的很多歌曲得到了军民的喜爱,他才真正理解了当初孟老师和郭老师为什么让他学习西方经典作品,“这些西方作品大多是歌剧选段,有剧中人物的性格,音乐也充满戏剧冲突。通过学习,我找到了涌动的感觉,那种在演唱时发自内心的激动,同时还学会了如何驾驭好声音。”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刘和刚演唱上的问题,郭淑珍就会打电话给孟玲,
让她帮刘和刚调整一下声音。最近十多年来,只要在电视上看到刘和刚的节目、演出,郭淑珍都会直接与刘和刚讲,还有哪些不足。“因为郭老师知道,现在有很多人是在对着我们的演唱视频学习歌曲,所以她看到我们一丁点的问题都必须想办法帮我解决掉。这份严谨的态度对我影响很大。”
马佳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的男高音歌唱家,也活跃于音乐剧舞台上。近日刚刚公布,他将加入音乐剧《歌剧魅影》,成为魅影的扮演者之一。5月31日晚的音乐会,他也是专程从上海赶来。马佳回忆,自己第一次被孟玲带到中央音乐学院,唱歌给郭老师听时,被郭老师批评得“体无完肤”。看到他很落寞,郭老师让他去水房洗把脸精神一下,回来接着唱。回到学校,马佳反复做心理准备,才鼓起勇气重听下午的录音,想找出演唱上的不足,结果竟然意外听到他出去时,郭老师对他的赞赏,郭老师不仅肯定了他的声音,还对孟老师说到这个孩子抗压能力强,好好培养,肯定能成大气候。“很难形容我当时的心情,真的像做过山车一样,从低谷到了顶点。也让我更加坚定,一定要付出更多努力,好好把歌唱好。”
除了参与此次音乐会的歌唱家,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有讲不完的关于郭淑珍的故事和想要对她说的心里话。
音乐节结束后,大批观众涌上舞台
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们涌上舞台,有的为郭老师献上鲜花,有的只为亲口送上生日的祝福。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祝郭淑珍健康、长寿、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