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时候,又一届青歌赛开始了。当时的老团长张继刚找到我说,丽达你一定要参加,我们知道你有过银奖的成绩,但你这次参赛代表的是军队,你的身后有这么多的士兵兄弟们,他们都期待你能够代表军队拿个奖回来。
我说,团长我压力好大,上次拿了银奖,这次要是拿不到奖,或者拿个铜奖怎么办?团长说,你就好好唱吧,不要去想那么多。
比赛时,10场团体赛我的专业总分排第一,我们团体最后也拿了一等奖,我感觉自己的使命完成了,人也就放松了,结果轮到我个人比赛的时候,综合素质环节再度丢分,影响了最终的成绩,仍旧只是获得了银奖。
补足短板 全面提升
王:还是因为青歌赛,从大三那年第一次参赛到代表军队参赛,三战青歌赛,两次都在综合素质环节丢分,这促使我反思,也让我下定决心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文化,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刚好2006年,中国音乐学院开始招收艺术硕士,我一边下部队演出一边复习,读完硕士学位我仍不满足。到了2014年,我又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 歌剧《金沙江畔》王丽达饰卓玛
王:博士论文写的是《当代中国声乐与湖南花鼓戏润腔表演的比较研究》,主要分析中国歌剧如何在演唱上借鉴花鼓戏的润腔方法。
王:是的。我在论文里写了中国歌剧的发展现状,从《白毛女》《江姐》到《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等,中国歌剧目前是井喷式发展。中国歌剧更多是在歌唱中国故事、中国英雄、中国人物。因此,我个人感觉,中国歌剧应该建立一个自己的表演、演唱体系。如何建立?我认为,中国歌剧的前身应该说就是中国戏曲,所以我们应该多向中国传统戏曲学习借鉴。比如,我主演的歌剧《沂蒙山》,音乐上大量借鉴了戏曲板腔体和山东民歌,使用了非常强的民族音乐元素,所以观众听起来亲切,会认可它就是一部地道的民族歌剧。
● 歌剧《沂蒙山》王丽达饰海棠
王:2019年,我从部队转业来到中央音乐学院当老师,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把我曾经所学、我的经验,以及我对声乐的认知和一些声乐方法,传授给我的学生们。而且我现在特别能够理解当时金铁霖、马秋华老师对我的付出,他们对我太好了。不管是唱歌还是选择对象,在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乃至世界观方面,他们一直都在把我引向一条正路。两位导师给我树立了特别好的榜样,我觉得那就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王:学生对我的评价是“特别认真”。为了让他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我在说什么,我会不停地做示范,有时一天的课下来,我唱得比他们还多。我的一位学生说,舞台到观众席的距离不是很远,可真要是走起来却很远。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好。
不变本色 演绎角色
王:最开始找我出演《沂蒙山》的是作曲家栾凯,后来在选演员的过程中,剧组也曾有过其他方面的考虑。我跟剧组领导说,碰到一部好剧不容易,更难得的是有这么强大的一个创作班底,无论让我演什么,女二号也好,B组也好,我都愿意参加。听了这话,他们都挺感动的。正式接到角色邀约是2018年下半年了, 2018年的11月开始做音乐作业。
● 歌剧《沂蒙山》王丽达饰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