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 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阐明了文艺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强调了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全面谋划布局新时代文艺工作。讲话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创新理论的光辉篇章。讲话发表十年来,广大音乐工作者在讲话精神指引下,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出一大批从“高原”迈向“高峰”的优秀音乐作品,使新时代中国音乐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新征程中展露出无限活力和勃勃生机。
本刊将陆续推出一组总结近十年中国歌剧、交响音乐、民族器乐、声乐艺术、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研究、音乐产业发展等领域艺术成就的文章,以纪念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回应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重大关切。
自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中国的文艺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内核,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声乐艺术在讲话精神鼓舞下取得显著成就。以下就从创作和舞台表演、理论研究与学术活动、人才培养项目与声乐赛事三个方面作简要回顾。
创作和舞台表演
十年来,中国声乐艺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声乐创作和舞台表演上精彩纷呈。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歌剧、音乐剧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①一方面,《白毛女》《党的女儿》《原野》等经典歌剧的复排赢得广泛赞誉;另一方面,歌剧《骆驼祥子》《尘埃落定》《沂蒙山》《呦呦鹿鸣》《边城》《青春之歌》《柳柳州》,音乐剧《在远方》《绽放》《爱情神话》《将进酒》等新创作品层出不穷。在备受业界瞩目和观众认可的同时,也引发了从业者对中国特色歌剧、音乐剧创作道路的深刻思考。
第二,民歌编创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一方面不同地域类型的民歌专场音乐会在各大院校陆续举办,同时,艺术家们深入田野采风,躬耕本土文化,将传统民歌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演出一批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适于舞台演唱的民歌作品。这些作品或由传统民歌重新编配,如雷佳的“源远流长寻根之旅——民族民间歌曲音乐会”、龚琳娜的“行走的声音——国风音乐会”;或依托传统民歌素材重新创作,如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新时代·新民歌”作品专场音乐会等,显示出新时代多元审美语境下民歌不同的创作与演绎方式。
第三,在艺术歌曲和古诗词歌曲领域歌唱家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些歌唱家致力于中国艺术歌曲的传播,一些作曲家则致力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古诗词的意境、韵味与现代音乐语言融通,奉献了一首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音乐会,余惠承“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方琼“长相知”古典诗词歌曲音乐会,石倚洁“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等,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传递出不断创新的艺术理念。
第四,大型声乐作品创作的格局更加多元。十年来的代表性作品有沈叶的《望海潮》(2014)、谭盾的《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2019)、张千一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六乐章(2019)、姜万通的《倾诉》(2020)、郭文景的《远游》(2021)、赵麟的《千里江山》第六乐章(2022)等,均为女高音与乐队而作或包含重要相关段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此外,近年来的原创歌曲与通俗歌曲创作开始注重融入“古风”“国风”元素,如《墨梅》等,在与现代流行音乐相互结合的同时,展现出向传统音乐“寻根”的趋势。
在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十年间,声乐艺术的创作理念不断焕新,一方面歌剧创作的腾飞,给予表演者更多的艺术空间;一方面文艺工作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脚步更加坚定,使得民歌、诗词歌曲与时代创作歌曲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呈现新的时代风貌,对表演艺术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接声乐艺术新的创作趋势,民族唱法的多元性与美声唱法的民族化成为作品与时代审美对声乐表演更进一步的要求。在处理风格各异的作品时,在歌剧院与音乐厅这类声场环境里与大型交响乐队合作的过程中,唱法多样化成为每一个歌者都需要面对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既有色彩又有规格的“中国声音”始终是声乐表演者不变的审美追求。
理论研究与学术活动
讲话十年来,声乐创演经历了多维度的发展,推动着声乐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实现了显著的飞跃。越来越多的声乐教育者和表演者投身科研领域,不断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极大地提升了声乐艺术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水平。
(一)有关声乐的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是中国艺术学研究领域最高层次的科研平台,集中了中国艺术学研究的精华与智慧,展现了该学科研究的卓越成就,并成为衡量学术权威性和深度的重要标准。在过去十年中,涉及声乐艺术的“国社科”立项课题已超过四十项,涵盖歌剧与音乐剧、民歌与传统歌唱艺术、古诗词歌曲与艺术歌曲等各类声乐体裁,聚焦声乐艺术的多个范畴。其中重大项目从中国声乐的历史演进与体系建设②、中国歌剧研究③等方面展开。其他项目则重点围绕:中国传统与民族民间歌唱艺术④,声乐史⑤,声乐创作⑥,声乐表演⑦,声乐美学、声学、传播学⑧等方向。综上,与声乐相关的“国社科”选题获批立项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声乐艺术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学界对该领域的关注日益深化,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展。
在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少数民族民歌与地方濒危的声乐样式、剧种得到“抢救式”整理和研究。然而,相较对传统歌唱、声乐创作及史论方面的关注,聚焦于声乐本体的表演理论研究尚显不足,实践和理论仍需共同携手、加深碰撞,才能彼此成就,为声乐艺术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声乐论文
自2014年以来,有关声乐的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体量庞大,其中围绕表演与教学的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回望传统与展望未来。以传扬传统歌唱文化为目标,重点聚焦:{1}对古代歌唱文献持续关注⑨⑩,从传统歌唱理论中汲取养分用于指导当代声乐艺术实践。{2}以更加细化的视角梳理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⑪。一方面观照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声乐的艺术成就与现实困境,一方面也注意到民族声乐在剧院剧场化转型中取得的显著成长和发展。同时还提出了国家级文艺团体对民族声乐发展的作用和贡献。{3}对中国声乐发展新阶段的理论认识。其中涉及诸如:民族声乐阶段到中国声乐阶段的理论性探讨⑫⑬、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建设⑭⑮、中国声乐理论建设⑯、从美声唱法中国化到“美声唱法中国学派”构建⑰等问题。
2.从唱法技巧到声部建设,歌唱技巧的理论建设不断丰盈。其中不仅涉及民族和美声的关系与彼此的借鉴吸收问题⑱,也涉及声乐对戏曲的继承、转化与融合等问题⑲。深入探讨气沉丹田等呼吸理论与字腔关系等咬字吐音问题⑳,并从训练方法层面给予更细致的论述。对润腔的研究向着更为深入而全面的方向发展㉑。研究者们试图以更加准确的定义,更为精确的语言,更加细化的方法,对技巧与风格问题进行理论提升与总结。此外,民族声乐中低音声部建设与美声中低声部民族化㉒㉓等问题仍为学界重点关注。
3.声乐教学和表演理论。主要是以访谈录或回忆录的形式对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声乐理论家的歌唱技法、教学理念、艺术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作为一种同行评议方式,促进了学科的思想碰撞与良性发展。《歌唱艺术》杂志在十年间就刊发了超过八十位中外艺术家、教育家的艺术理念与教学思想。其中对应尚能、黄友葵、周小燕、沈湘、郭兰英、金铁霖、邹文琴等声乐教育家的歌唱理论有较为集中的研究,进一步彰显了这些专家的思想理念对学科发展的重要影响。此外,该期刊的特色栏目“课堂实录”从2023年起开始以声像图文的方式对授课进行立体化呈现,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声乐学科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研究视角。
4.声乐作品分类研究。以歌剧、民歌、诗词歌曲为主要研究对象。歌剧领域除了针对剧目唱段的表演艺术分析,谈论表演方法与人物塑造㉔,还对表演美学㉕、学科与学派构建㉖进行了深入探讨。民歌方面逐渐划分为专业民歌演唱㉗与民族民间唱法㉘两部分。尤其对少数民族民间唱法的多维度研究及其对专业声乐演唱的启示等问题,成为近十年来研究者关注的新角度。而体裁的分类研究也引发了对中国声乐音色的多样性与中国唱法多样化等问题的探索㉙。
5.跨学科研究。十年来,伴随着科技进步,声乐艺术研究在新文科背景下调用了更多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音乐声学、语言音乐学、音乐心理学、嗓音医学㉚等,使得抽象的表演艺术得以更加量化、可视化的方式进行理论呈现。
(三)专著与教材
1.声乐理论研究及相关文集
2014年至今,中国声乐理论研究与体系建设愈发受到学界关注,学者们纷纷从声乐本体、教学实践、历史脉络等向度出发,以文化学、历史学、美学、音乐学、叙事学、心理学、现代科技等为角度对声乐艺术展开研究,产出了一批声乐史论专著和研究文集。其中王黎光主编的《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21年版)为构建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资料储备。其他著作,如孙建华的《音乐学视界的声乐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肖璇的《中国声乐的民歌教育传承》(文化艺术出版社2023年版)、许讲真的《中国民族声乐润腔学》(现代出版社2023年版)、张进的《声乐表演虚拟仿真教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等,不仅从体裁入手,对中国声乐进行了理论建构与教学实践探索,还对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提出思考。此外,美声唱法的研究如李珂的《美声声乐体系历史探源与技术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年版),文集汇编如邹彦、徐天祥编《王品素教授纪念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4年版)、杨曙光编《声乐艺术探幽》(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版)等均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所有关于唱法的理论总结,都对中国唱法的教学与研究形成了有益的补充。
2.教材与教辅书籍
教材与教辅出版在声乐类出版物中占比最大。教材重点围绕基础技巧阐释和曲谱歌集两类展开。前者虽然数量众多,但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内容多集中在基础层面,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在专业性、系统性与规范性方面仍需加强,其应用价值也有待提升。相较之下,曲谱类教材则有显著突破。外国作品如《意大利古典声乐作品98首》《德奥艺术歌曲108首》《法国艺术歌曲400首》等,均附解析和专业注释。其中,《法国艺术歌曲400首》融歌词译文、电子乐谱及演唱录音于一体,是目前国内最完整的法国艺术歌曲集。中国作品如《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集》,创新性地提供高、中、低三个声部的版本,兼具全面性与实用性。此外,涵盖民歌㉛、古曲与古诗词歌曲㉜、歌剧选段㉝、创作歌曲等多体裁㉞的中国声乐作品集的出版,对于充实中国声乐曲库,推动声乐教学、表演、研究和创作,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十年声乐教材发展的新趋势还表现在声乐艺术指导深度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当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中国音乐学院的龚荆忆、西沙编著的《中国声乐作品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德奥艺术歌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两本教材重点从合作艺术角度强调了歌者须技艺兼备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3.声乐译著
十年间出版的声乐译著约有二十余种,如:克利夫顿·韦尔的《声乐基础教学法——演唱的基础和过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2019年版),哈利埃特·布劳尔的《声乐启示录:26位歌唱家的经验之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莲莉·诺蒂卡的《歌者良方》(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3年版)等。这些著作内容围绕教学法、嗓音解剖学、歌唱家访谈录等展开,为声乐学习者提供了获得外国声乐资料最便捷的途径。
(四)学术活动
较为重要的声乐学术活动有“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论坛”(2019—2021)。这个论坛将理论研究纳入会议主题,议题紧密围绕民族声乐与传统声乐的继承、与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有效对接,以及对西方声乐艺术的融合借鉴等方面,探讨了民族声乐的时代特征与当代发展等问题。此外,“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2018)通过复合型与创新型的理论方法,讨论传统暨民族民间唱法的价值与当代意义,强调通过田野考察和理论建构深入挖掘传统唱法资源,呈现民族歌唱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并将其运用到声乐艺术的实践当中。
人才培养项目与声乐赛事
(一)人才培养项目
伴随以歌剧创作为代表的声乐艺术的蓬勃兴盛,声乐人才培养项目在十年间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声乐人才助力。
1.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
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除了在舞台创作之余,还从民族声乐、歌剧表演、少数民族民歌、声乐理论与评论等多维度资助了若干声乐人才培养项目。如《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中央音乐学院,2022)、《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训》(中国歌剧舞剧院,2023)、《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天津音乐学院,2023)、《歌剧表演人才培训》(上海音乐学院,2024)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以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满足新时代文艺舞台对复合型声乐表演人才的需求,匹配繁荣发展的艺术创作。
2.其他人才培养项目
2019—2022年连续四年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大型公益项目,针对声乐教学的特殊规律,以探索声乐拔尖人才的多元化培养为目标,将声乐表演与作曲、指挥、导演、音乐理论、艺术指导等相关领域互相融通。通过理论与“声乐季”实践课程、论坛、展演、比赛、基层服务等板块的设置,在专业院校常态化培养的基础上打通课堂与舞台之间的壁垒,探索出一条学演结合、学研融合的声乐艺术全链条多领域互相补给的创新教学模式。
(二)声乐赛事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音乐“金钟奖”作为中国声乐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其奖项设置和比赛机制经历了持续的创新与改进,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赛事体系和更加完善的评价标准。自2017年第11届“金钟奖”起,赛事取消了传统的金银铜奖分类,并引入了拉帘盲听机制作为复赛的评审规则,这一改革显著提升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此外,自第12届赛事开始,组委会对参赛曲目的选择范围进行了细微调整,并采取了全国性的差额评选方法,替代了以往的录像报送方式。这一变化使得更多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有机会通过现场表现获得认可和发掘。从第13届赛事起,决赛阶段对伴奏形式进行了重大改革,要求选手与交响乐团合作,这不仅考验了参赛者的声乐技术与合作技巧,还对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连续的优化措施,不仅增强了“金钟奖”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也象征着中国声乐艺术的品质和标准在不断提升。
随着“金钟奖”的成功举办,中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声乐展演也于2024年正式启动。本次展演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和选拔更多具有潜力的年轻声乐人才,为我国声乐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此外,自2016年起,由文旅部主办的“全国声乐比赛”已转型为“全国声乐展演”,通过举办研修班、组织舞台演出以及开展专家研讨等多元化活动,共同推动声乐领域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在国际音乐赛事的璀璨舞台上,一批批才华横溢的青年歌唱家如李鳌、洪振翔、蔡静雯、卜乐等,正绽放着他们的艺术魅力。他们在诸如BBC卡迪夫国际歌唱家大赛、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音乐(声乐)大赛、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等享有盛誉的国际赛事中,以卓越表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这些成就不仅增强了中国歌者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努力向着亚洲邻国在美声领域的艺术水平靠近。
结语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声乐艺术在讲话精神鼓舞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创新,声乐创作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彰显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中,原创歌剧新剧目层出不穷,尽管质量参差不齐,但随着歌剧探索阶段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遵循艺术规律的优秀作品呈献给广大观众。作为一种综合性最强的艺术形式,歌剧制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故期待未来的歌剧作品不仅在音乐和戏剧内容上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同时在舞台美术与多媒体设计上,还能更加重视其以歌唱为核心的舞台属性,在声场建构中为音乐的戏剧预留更为充分的审美空间,以对各艺术生产环节孜孜以求的探索,推动歌剧从文本到舞台、从技术向艺术的合理转化。
2014年以来,中国声乐艺术的学术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声乐科研实现重大突破,研究成果以论文、专著和教材等形式得到了广泛传播。但也应看到,声乐类的著作和教材的原创性和创新力仍需加强,同时也呼唤举办更多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声乐学术活动,进一步拓宽声乐艺术的学术视野和理论空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引领声乐艺术走向更加健康、更具有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助力中国特色声乐学派的构建。
人才是声乐艺术发展的未来。在过去十年里,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人才培养项目及中国音乐“金钟奖”等高水平赛事的举办,不仅选拔和培养了众多杰出声乐人才,而且为中国声乐艺术的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中国声乐艺术的整体水平及国际影响力。但也必须认识到,目前真正能够培养和推出声乐人才的赛事平台相对较少,而且这些平台推出新作品的力度尚显不足。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平台为具有才华的青年歌者提供崭露歌喉的机会。同时,也期望通过赛事不断呈现新的、表现各声部艺术魅力的声乐作品,进一步推动中国声乐的体系建设,让中国声乐艺术向着更加包容多元、百花齐放的方向发展。
自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中国声乐艺术历经了十年的蓬勃发展,在古今、中西、雅俗的交融中,展现出了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不仅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更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对世界声乐艺术的多样化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放眼未来,中国声乐艺术将继续秉持开放之姿,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注释:
①国家艺术基金十年资助大型舞台项目数据:歌剧81部,音乐剧、歌舞剧99部。
②“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国音乐学院,2019),“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上海音乐学院,2020)。
③“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8),“中国歌剧重大课题研究”(中央音乐学院,2019)。
④如“中国传统音乐声腔研究”(姚艺君,2014),“明清以来苗族东部方言区民歌搜集与整理研究”(邹永红,2018),“藏羌彝走廊四川濒危民歌资源抢救性整理与研究”(姜霞,2020),“哈萨克族民间歌唱艺术跨界比较研究”(王丹,2021)等。
⑤如“中国唱论史研究”(余虹,2017)等。
⑥如“新世纪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研究”(傅显舟,2014),“基于语言文化的中国现当代声乐创作研究”(刘涓涓,
2020),“新时代中国歌曲创作研究”(安栋,2024)等。
⑦如“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研究”(王宏伟,2021),“从三版喜儿形象塑造论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雷佳,2023)等。
⑧如“民族声乐美学研究”(徐敦广,2019),“中国声乐‘字正’声学研究(屈歌,2023)等。
⑨智凯聪《宋代唱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第134-144页。
⑩周咏《浅析〈乐府传声〉对发展中国传统声乐演唱技巧的创新性理论阐释》,《中国音乐》2014年第3期,第116-117页。
⑪郭克俭《放歌新中国——1949—1956年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成就》,《中国音乐》2017年第4期,第174-180+194页;《在剧院剧场化转型中成长——1949—1956年民族声乐发展之轨迹》,《音乐研究》2016年第6期,第24-38页;《停滞倒退后的恢复——1966—1978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历史追索》,《音乐与表演》2016年第4期,第1-8页。
⑫刘辉《传承美、表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引领美——对中国声乐发展建设的思考》,《中国音乐》2018年第1期,第7-14页。
⑬肖璇《中国声乐的建构与展望》,《音乐艺术》2021年第1期,第100-108页。
⑭吴锡麟《建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探索、实践与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第51-57页。
⑮居其宏《新时代中国声乐发展战略与学派建设研究》,《中国音乐学》2022年第3期,第49-53页。
⑯萧梅、魏育鲲《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声乐理论研究与实践》,《艺术学研究》2023年第3期,第5-16页。
⑰肖黎声《也谈建立“美声唱法中国学派”的愿景——写在“学习美声唱法如何唱好中国歌专题演唱与研讨会”之后》(上)(下),《歌唱艺术》2016年第10期,第33-36页;2016年第11期,第28-31页。
⑱朱琳、杨岩《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融性看中国声乐艺术的未来走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138-150页。
⑲黄慧慧《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融合》,《音乐研究》2015年第4期,第104-111页。
⑳肖璇《中国声乐“字腔相协”的探索之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73-85页。
㉑郭克俭《“润腔”释义》,《中国音乐学》2021年第2期,第70-72页。
㉒马骁《关于民族声乐女声低声部建设的思考》,《歌唱艺术》2022年第9页,第35-36页。
㉓孙兆润《中国歌剧应该呈多元化发展—兼论“美声唱法”中低声部的民族化》,《歌唱艺术》2020年第10页,第13-20页。
㉔王宏伟《从民族歌剧〈同心结〉谈歌剧人物塑造中的唱腔与表演》,《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第20-22页。
㉕居其宏《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美学建构》,《音乐艺术》2023年第3期,第28-42页。
㉖吴佳《“歌剧学”学科建构的学理阐释》,《中国音乐学》2021年第4期,第133-139页。
㉗乔邦利《百年中国专业民歌演唱艺术纵览》,《中国音乐》2021年第6期,第200-209页。
㉘朱腾蛟《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歌唱表演的认知模式研究》,《音乐艺术》2020年第4期,第153-162页。
㉙雷佳《从民族歌剧表演看民族唱法的多样化》,《音乐艺术》2024年第1期,第105-112页。
㉚《歌剧》杂志在2016-2019年间开设了“声乐诊疗室”专栏,邀请嗓音医学专家韩丽艳从医学角度入手,对歌唱的生理结构、歌唱方式、训练方法、科学用嗓等方面解答学习者关于歌者“乐器”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
㉛栾凯《云水端——栾凯民歌新古典声乐作品集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1年版。
㉜余惠承《余惠承演唱中国古诗词歌曲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4年版。
㉝赵德山《中国歌剧百年——精选唱段集萃》,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20-2023年版。
㉞于丽红、杨霖希《中国声乐曲选5-6》,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2018年版。
原文载《人民音乐》2024年第10期 雷佳中国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