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识:文章山斗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瓷器(下)》,陈润民编著,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出版社,2016年,第451页,图215H:18.5cm
RMB:200,000-300,000
本品较之常见的康熙青花《圣主得贤臣颂》大笔筒不同之处有两点:其一,书体不同,本品书体颇具个人特色,辨识度极高;其二,文末钤印多见釉里红为饰,本品皆以一色青花装饰者少见。而此两处特点,其实都可以对应到著名的《万寿尊赋》大笔筒的书写者——攻玉子。
“攻玉子”在吕成龙先生《见微知著—由新发现的一小块瓷片谈康熙青花万寿尊》一文中,进行了详细梳理和介绍。故宫博物院藏有“戊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攻玉子”款的“青花醉翁亭记大笔筒”。同时对比2012年中国嘉德的“青花万寿尊赋笔筒”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收藏的“万寿尊赋笔筒”的字体,推知当同为“攻玉子”所书。且其作品所集中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至二十八年(1689年)之间。并根据其“万寿尊赋笔筒”烧造时间,推测万寿尊烧造时间再康熙二十五年,即刘源设计,臧应选督制。
清康熙青花圣主得贤笔筒
对比存世所见几只攻玉子作大笔筒,发现本品与同样未落名款的《万寿尊赋》大笔筒最为接近,对比“熙朝传古”钤印,可知却为同一人所书。究其不落名款的原因,当时由于本品者及《万寿尊赋》者,均钤“熙传传古”印、且为“大清康熙年制”款,属于贡御内廷,按制不可落。而其他落有“攻玉子”名款者,皆为《醉翁亭记》、《前赤壁赋》等寻常诗文。
综上所述,本品当属康熙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间(1687-1689),由攻玉子所书,具有相类于《万寿尊赋》大笔筒贡御性质的熙朝长篇辞赋文房佳作。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乾隆朝青花赏瓶器形,纹饰略有不同,大抵可分两类,一类单层什锦花卉纹赏瓶,肩部凸起三道弦线,上腹硕,下腹渐收,其样式仿雍正赏瓶;另一类为乾隆本朝的新式样,腹部缠枝莲纹为双层,肩部无凸棱,但颈部线条秀美,腹部浑圆,外足端起唇边,器形更为秀美隽永,本品即为此种样式。
2525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