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参阅:
1.《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233
2.《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3.《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图179
4.《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清代官窑瓷器》,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28页
5.《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页254
6.《孙瀛洲的陶瓷世界》,页236-237,图146
H:38cm
RMB:600,000-800,000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赏瓶初名「玉堂春瓶」,由于其青花料与缠枝莲纹,谐音「清廉」,故而经常被用于赏赐下臣,含「谨慎劝诫」,为官清廉之意,又名赏瓶。清代宫廷御瓷中的一些品种与器形始终前后相袭,每朝必备,每岁必製,旧档称「岁例供瓷」,青花赏瓶是为一例。赏瓶,其形乃雍正朝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烧造的款式,是清代宫廷传统御赏之器。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本品撇口,长颈,球形腹,圈足,颈部轮廓秀美,腹部浑圆,圈足外撇,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器形规矩,胎体匀润。通体至上而下以青花绘饰九层纹样,自口沿及肩部分绘江崖海水、如意云头、变形蕉叶纹,自腹部起绘饰回纹一周,其下为缠枝花卉纹及如意云头纹;腹部主体纹饰为双缠枝莲纹,近足处饰变体莲纹及卷草纹。整器青花发色鲜艳明快,浓淡相宜,纹饰繁缛细密,层次分明,疏密有致,青花色泽雅致,浓淡相宜,代表了乾隆官窑青花的高度水准,为乾隆青花的典型器。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载,雍正八年(1730年)「十月三十日,海望奉旨将赏用瓷瓶亦画样呈览,交年希尧烧造些来」,档案中之「赏用瓷瓶」即应指赏瓶。赏瓶自雍正朝创烧伊始,即成为清代御窑瓷器之经典品种,一直延续,烧造至宣统朝,并以乾隆一朝最具代表性。同类藏品北京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均有入藏。
明嘉靖青花鱼藻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