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旅游业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产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担当和责任,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琼海、三亚等地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受到更强的资源环境约束,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愈发不可持续。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对于中西部等生态环境优异但也较为脆弱的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往往可以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佳结合点。1980年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指出:“旅游需求的满足绝不能损害旅游区人民的环境以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推动更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各地区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管控游客不文明行为,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护海洋、植被、湿地等自然资源,科学合理推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旅游道路,旅游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作用会更加突出。
三、旅游业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
提升国民幸福感和福祉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愿景和使命。旅游业能和其他行业融合创新发展,将旅游变成一种创造社会福祉的新经济业态——工作与幸福生活融合的生产方式。
(一)旅游可以大大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旅游业是经济和文化业态的集合体。关于文化和旅游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初期,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就曾提出:“旅游业是带有很强文化性的经济事业,也是带有很强经济性的文化事业。”旅游活动本质上就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前往异地开展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旅游活动以精神享受和精神愉悦为根本目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就提出,“在旅游实践中,精神因素比技术和物质因素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旅游发展需要“承认文化属性并尊重各国人民的精神遗产”。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享受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的过程。据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人民群众在旅游中更好地感受了祖国的山川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还提出:“不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多么现实、重要,都不会也不可能是各国作出鼓励发展旅游业之决策的唯一标准。”旅游业很大程度也隶属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文化产品和服务很大程度为游客所购买和享有。人们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的购买活动,实际上是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这一根本目的的派生。
(二)旅游是人们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方式。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研究表明,人们通过旅游获得积极情绪、控制感、成就感、个人成长、社会交往和沉浸体验等幸福体验。携程发布的《中国旅游者点评与幸福指数报告2017》显示,中国旅游者从旅游中获得强烈的幸福感,且中国旅游者的幸福指数处于持续上升趋势。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旅游的民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都是旅游达人,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美景诗篇。江苏江阴人徐霞客则被称为“中国第一旅游博主”。《礼记·学记》中说,“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其实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就已经开始注重旅行。殷人和周人习用“旅”字,专指当时最活跃的一种旅行——商旅。《易经》中,专讲行商客贾的一卦就称为“旅”卦。旅还有“寄居、客处”的含义。《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有“老有加惠,旅有施舍”。“游”的字义是浮行于水中。人能像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泳之游之”(《诗经·邶风·谷风》)。“旅游”一词,则最早见于六朝。南朝齐梁时,沈约《悲哉行》中就有“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诗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交通条件日趋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旅游。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62.6%的受访者表示旅游已经是生活中的必需消费品,90.8%的受访者在过去的旅游经历中体验到了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