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中经常有音乐家与音乐家之间的即兴表演,在国内音乐家与舞蹈家正式在剧院现场即兴表演的却不多见。音乐人小河与舞蹈家陶冶相识于十几年前,刚开始两人就玩儿即兴,这种形式被他们称为“不严肃”的创作;后来,他们严肃起来,一直在创作音乐和舞蹈严丝合缝的舞台作品。十几年后,他们又开始蠢蠢欲动的“不严肃”起来。3月5日-3月6日,小河与陶身体合作的“无数系列”——《对照》即将推上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这是这个系列的首部大戏,也是小河与陶冶与他的陶身体舞团相识与合作十几年后由严肃到“不严肃”的一次回归。小河透露,整部作品中,他与陶身体的合作只有20%到30%的确定部分,其余的全部都是即兴表演。同时他强调,在这个作品中,观众其实是真正的舞台。
在市郊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有一个静静地文化园区,小河的工作室就坐落在这里。一个阳光还不错的上午,和他安安静静的聊了一个小时,原本回来想把我们的聊天写成一篇文章,但在整理录音的过程中,发现不如让大家直接读他没有被整理过的文字,更直接。
01从“不严肃”到严肃再到“不严肃”的回归
大概在十五年前,我和陶冶之间刚认识开始我们的合作就是即兴的。当时,我们觉得好像即兴很简单,于是想做点更有难度的,那就是音乐和舞蹈严丝合缝的严肃创作。后来,我们在排练厅里也会把那些严肃作品的片段拿出来进行一些即兴的小磨合。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做即兴,包括我和古琴家巫娜的演出也都有即兴的成分。从去年开始,陶冶建议我们做一个即兴系列,我们一拍即合就开始了。从当初的即兴到后来的严肃创作再到今天的即兴,这是一个从“不严肃”到严肃再到“不严肃”的一种回归。
至于严肃和“不严肃”如何界定,应当是创作的态度上。以前就认为多花时间在作品上,把作品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都要有把控,这是一种更主观的决定。这是我们以前认为的严肃,现在我们要做这种带引号的“不严肃”,也是经过了一个过度之后严肃的思考。比如说,我们在现场在舞台在观众演员和音乐人之间如何严肃地对待彼此的关系,以前就是主观的认为每个Q点都做好就是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现在,我们可能会跳出来看这个问题,在剧场,观众坐在那儿,舞者和音乐人这三者的关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三者之间的观众可以如何往前推进的?突破原先只是放音乐跳舞的这种形式,这是一个在即兴的方式里可以往前推进和探讨的话题。如果一直做严肃作品的话,就失去了这一块探讨的可能性。
02即兴艺术非常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