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
中国
北美
故事
文化
使者
文化
讲堂
教育
旅行
视频
集锦

北京国际音乐节激情谢幕,风华少年乘风远航'自新大陆'

中华网加拿大频道 2023-10-18 10:35:22

横跨了这个“十·一”长假的北京国际音乐节10月15日晚圆满谢幕,一群中外青年音乐后浪用澎湃的激情表达了对未来世界的向往与憧憬,而音乐会的整体氛围完全契合了本届音乐节的主题“音乐·青春·未来·态度”。青年指挥家翰·华纳执棒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完成了中国青年作曲家王颖的作品《大爆炸》以及英国作曲家乔治·本杰明的《第一道光》两首具有前卫以及实验性的现代作品的中国首演,同时女中音韩音培也与乐团合作演绎了马勒的《旅人之歌》。而下半场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与新古典室内乐团组成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乐团,在青年指挥家金郁矿的带领下近乎完美的演绎了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值得关注的是,四乐章近五十分钟的“德九”除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两个不适合站着演奏的弦乐声部之外,其余的小提琴声部、管乐、打击乐等所有年轻的乐手全部站立着演完全曲,尽情展示了这群年轻音乐家的浪漫与激情。一句话,演奏“德九”不新鲜,而站着演奏“德九”则是件新鲜事儿。

从9月22日开始,24天内,25场演出连续登台,从“音乐·青春·未来·态度”4个维度对“共未来”的年度主题进行了艺术诠释。10月15日的闭幕式音乐会,则是这个突出青春为主题的音乐节最后的高潮。当晚一开场,观众就觉得眼前这个乐队的布置有点新鲜。尽管年轻的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喜欢演奏现代音乐,但毕竟是一支古典音乐乐团。而乐队左侧钢琴旁边摆着一张桌子,桌上一台电脑,乐队右侧则是摆放着一把电吉他,当然与之搭配的则是两只大音箱。虽然事先知道王颖的作品《大爆炸》很不一般,但到底“炸裂”到什么程度大家的脑子里还是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显然两只大音箱让大家做好了承受“冲击波”的准备。已经连续两天执棒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演奏“马勒”系列音乐会的青年指挥家约翰·华纳,当晚再度登场与乐团完成这首新作的世界首演。



此前,作曲家王颖曾经为大家打过预防针:“为什么起名叫《大爆炸》?《大爆炸》意味着整个宇宙打开,有一个新的创始。”音乐开始之后,右侧一位电吉他手坐进了乐队,很快音箱中传出近似嘈杂的声音。左侧一位年轻姑娘坐在电脑旁用鼠标操控着音效,同时她还兼任着钢琴家的身份。整首作品完全呈现着音乐的无规则无调性,加上音箱中传出了令人耳朵有些不适的噪音,感觉像是天地崩塌传出的咯吱咯吱的爆裂声。这些可能就是王颖所说的在她音乐中的能量吧,这种能量到尾声烘托至极限,那位吉他手站起来像一位摇滚人一样摆动身体,而他手中并非拨片而是一个类似音效器的家伙。一曲下来,终于算是安静下来,耳朵也清净下来。或许自己的年龄渐长,依然读不懂年青一代的心,所以不能也没有资格去评价作品的优劣好坏,无奈只能慢慢适应了。这是个知识、信息、观念大爆炸的时代,作曲家似乎是打算用这种有些令人不安的音波去荡涤旧有的观众和思维吧,反正我有些听不明白,不过还是那句话,世间的一切皆有存在和诞生的可能和理由,接受不接受它们都在,一切也都在往前走,或许我们只能适应。

连三场音乐都跟马勒有关,这一场安排了他的《旅人之歌》,这是马勒第一部成熟的作品,抒发了极其强烈的情感。同样,与第一首现代作品相比较,马勒的这首《旅人之歌》还是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情。女中音韩音培对于很多观众而言还是一个新面孔,她是一位这几年冉冉上升的乐坛新秀。不知道这台音乐会的设计者是否将几首作品设置了彼此的逻辑关联,比如说开场的《大爆炸》人们感受到不安的冲击之后,只好离开眼前的生存环境去远方流浪踏上旅程。然后在《第一道光》的指引下,去发现“自新大陆”。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

韩音培的演唱很动情,一开始的歌声就充满着一种孤独感。事实上,作为旅人,沿途自然有机会体验世间百态,一个人走多了就会孤独,见到美景就会开心,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这种复杂的情绪或许只有旅人方能体会。但是马勒的旅行不是如此简单,绝不仅仅是目之所及的感官和想象。我们常人的路上看到的是惯常的植物,开花结果都很普通,而马勒的眼中则是一株菩提树,他可以在在菩提树下悠然进入梦乡。当然,也会倜然内心扎把刀的痛,那种深刻应当不是我这种俗人所能感受得到的,那应当是一种生离死别的痛。

上半场最后一首作品是本杰明的《第一道光》,这一晚是中国的首演。这对我同样是一首不适应的存在。在我的想象中,我以为那第一道光或许可以想象成阴云密布甚至暴风骤雨之后,拨云见日的那道光。但是,从音乐一开始我几乎我就进入一种梦魇的状态,像是在梦中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或是被什么恐怖的动物追赶,那种紧张揪心的状态一直持续着,我只想等着那梦醒时分,能见到我想象中的第一道光。最终,似乎那光也没有在我的想象中出现。只能哀叹,我这常人的脑洞实在打不开那么大。

说实话,上半场除了马勒的那段神奇的旅行,其余的时间似乎都在焦躁不安中度过的。下半场的指挥是金郁矿,这是我相熟并欣赏的青年音乐才俊,他的新古典室内乐团与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两团合一组成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乐团,当然最开心的是我在所有古典音乐曲目中最爱听的“德九”,没有之一。短暂的中场休息之后,回到座位上的观众发现这个大乐团有哪里不对劲,看来音乐节是在“憋大招儿”啦。人们绝对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阵势,除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两个声部之外,小提琴、中提琴、管乐、打击乐等声部,能站着的全都站着演奏。高大帅气的金郁矿很是抢眼,他就像一艘船上的大副,镇定自若、意气风发而由不失激情的指挥着他的水手们在奋力的搏击风浪。配合着昂扬向上的音乐,这些年轻的音乐家们展示着他们的青春朝气,在音乐的感召下,站着演奏的提琴手们甚至摇摆着身子脚下还有些轻微的舞步。这首作品中的铜管极为突出,站在乐队两侧的圆号、长号、小号时不时地吹响号角,鼓舞着水手们的昂扬士气。四个乐章五十分钟,因为好听因为动人因为鼓舞人心,所以一点都不觉得冗长。就在音乐戛然而止之后,全场立即爆发出抑制不住的此起彼伏的掌声与欢呼声。高光时刻,金郁矿没有独自享受眼前这一切,而是在数次返场之中,把各个声部的优秀乐手请出来,与他们携手谢幕共享荣光,场面温馨而感动。

每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是一场相约而至的音乐盛会,每一年都有一个主题,而今年则高举“音乐·青春·未来·态度”的大旗。24天之中,来自中外音乐后浪们带来了25场涵盖了中国首演歌剧、全新委约作品、独奏及室内乐、视觉交响音乐会等如万花筒般的音乐盛宴,展现了当代年轻音乐家们前卫先锋的探索开创精神以及不可小觑的音乐实力。尤其是,为数众多90后甚至00后的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的精彩亮相,彰显了古典音乐薪火相传的力量,令人赞叹未来可期。

中华网加拿大频道特约记者:张学军

  责任编辑:弘枫

精彩推荐